科學探究是通過科學實驗的手段、靈活多樣的學習形式,使學生感受到科學探究的魅力和無窮樂趣,提升學生的科學文化素養以及利用科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造力。下面結合教學實踐經驗,就如何在小學科學實驗中培養學生的創造力談幾點體會。

一、創設科學實驗的情境

科學實驗活動就是對于日常生活現象中的疑問進行自主探究的過程。因此,在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要注重創設科學實驗的情境,使小學生身臨其境,走進科學實驗,這樣才能真正體會到科學實驗的樂趣。例如:在進行《測氣溫》的學習時,首先對學生進行分組,引導各個小組進行模擬實驗探究,然后將溫度計顯示的早上、中午、晚上三個時間段的溫度進行準確記錄,最后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小組討論,進行總結,探究溫度變化的影響因素。

二、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進行想象拓展

在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進行想象拓展,抓住能夠激發思維的問題組織教學,激發學生的認知欲望,讓小學生主動參與,從各個角度進行體驗,調動小學生進行想象、創新。例如:在講解食物鏈的生產者、消費者以及分解者的關系時,可以列舉學生熟悉的幾種動物和植物,讓學生想象它們之間的關系,在想象中激發創造力。

三、組織小學生進行課外觀察實踐活動

組織小學生進行課外觀察實踐活動,可以激發學生對于自然科學的學習興趣,同時增強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例如:在開展課外實踐活動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課外觀察、實驗、植物栽培、動物飼養、剪紙小制作以及科學小發明和自然科學知識競賽等實踐活動,引導小學生自主進行科學實驗探究,學會記錄實驗數據,不斷總結自己在科學研究中的成果,指導學生寫自身的心得與體會,不斷延伸書本上的內容。

四、與實際生活聯系

教師在科學實驗教學中注重與小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可以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創造力。例如:學習“彩虹的出現”時,教師可以舉澆花時有時會看到彩虹的例子。在課堂上,通過噴壺的噴灑,讓學生進行現場觀察。通過與實際生活相聯系,拉近了小學生與自然科學的距離,為小學生進行光學知識的學習奠定基礎。

五、 參觀科技展館

在科學實驗教學中,除了引導小學生學習自然科學知識,還應該組織小學生定期去參觀科技展覽館,進一步提升小學生對于科學文化知識的興趣。通過參觀科技展覽館,小學生能夠學習和接觸到最新的科技知識,拓展延伸書本上沒有的知識,為日后的課堂學習奠定基礎。例如:科技展覽館中關于航天科技的展覽、造紙技術的展覽以及動植物DNA 結構的展覽,貼近課本知識又有具體的延伸。通過課堂的學習和課后的參觀,進一步提升小學生對于自然科學實驗的熱情。

通過科學實驗培養小學生的創造力,有利于促進素質教育的發展,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首先,通過科學實驗,有利于激發小學生的探究興趣,進一步關注自然科學生活。其次,通過科學實驗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有利于在教學中促進教師深入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和探究,培養小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實際動手操作能力,拓寬小學生的學習空間,滿足小學生對于科學探究的好奇心,激發他們對于自然科學認知的渴望。科學實驗在培養學生創造力的同時,促進了小學生自主學習,發展了小學生的個性,通過給予小學生足夠的自由探究的時間,使小學生真正理解科學的真諦,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