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4年清華大學的開學典禮上,校長陳吉寧提到:“使學生成為人格健全、個性和諧的人,而不是專家,應始終成為學校的目標”,“在清華,你們將接受價值塑造、能力培養、知識傳授三位一體的教育,學會做人,學會洞悉自然、人生和社會,為成就美好的未來作準備。當你們離開清華的時候,伴隨你們的是勤學、修德、明辨、篤實,還有歷久彌新的清華精神。”

什么是素質?有人說,一個人把他從學校里學到的所有具體知識都忘掉后,剩下來的那部分洞悉,就叫素質。作為教師,我們該如何培養學生成為有素質的人呢?

一、課堂上培養學生說的能力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為了更好地向學生傳授數學知識、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必須重視對學生進行說的訓練。通過培養學生說的能力,使學生思維更加活躍。

在初中數學基礎知識的教學過程中,依據初中生的思維特點,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基本概念、基本規則,讓學生嘗試用自己的語言把數學概念概括和表述出來。針對教學中出現的重點、難點內容,讓學生自己逐字斟酌,仔細體會數學語言的內涵,探究領悟知識的來龍去脈。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經常設計說的教學情境:先讓學生根據教材的例子自己進行觀察、比較、交流、討論,并結合前面所學知識進行分析研究,然后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把教材中的概念說出來,在說概念的過程中理解概念的含義,還特別對一些相對難以理解的概念進行了科學推敲,使概念的表述恰當、合理。

二、為學生的合情推理創設空間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引導作用,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讓學生自己去動腦思考一些問題。因此,在教師講解新課時,可以首先創設情境,把本節所學知識點隱入情境中,并提供給學生足夠的探索材料,在創設情境過程中既要突出本節難點,又要讓學生有合理自由的思維空間,讓學生有合理推理的余地。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創設引入問題的情境,也要確保創設好每個環節的情境。

師生配合愉快也是教學成功與否的重要保證,教師要注意調節學生的精神狀態,讓學生在動腦、動手、動口的過程中積極探索猜測,提高學生合情推理的能力。

三、把培養學生推理能力和課堂教學有機結合起來

要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必須把數學的推理能力和學生的生活實踐以及平時的課堂教學緊密結合起來。學生推理能力的培養不同于學生知識水平高低,學生知識懂得多,分數考得高,并不代表推理能力強。學生推理能力可以通過“悟”來培養,讓學生自己“悟”出規律和方法。學生的推理能力只有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才能體現出來。因此,作為初中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必須為學生留出更多的交流空間和時間,讓學生之間互相交流、探討,組織、引導學生在交流中進行觀察、猜想和驗證。在融洽的教學氛圍中,把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和課堂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

高素質的學生是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學生,是未來社會發展急需的人才。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要重視這方面人才的培養,將課堂作為培養高素質學生的主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