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人文資源對高校學生黨員教育管理的作用探析——以榆林學院為例
發布時間:2017-07-12 10:05:07
我國高校一般都植根于具有地域性的“文化沃土”中。高校在自身發展的過程中只有吸收并且轉化這些地域人文資源中的積極因素——豐富的時代價值與育人導向,才能推動高校黨員教育管理工作的深入發展,才能提高其黨員培養的能力。因此,高校在進行學生黨員教育管理時必須要深入發掘地方特色的人文資源,將之與學生黨員的教育管理工作相互結合,才能在學生黨員心中逐步樹立起“立足實際,服務人民”的人才態度。榆林學院地處陜西省榆林市,從整體上看屬于陜北文化圈,陜北文化中的開放性、進取性文化特征與學生黨員的時代要求具有一致性。榆林學院對榆林地區人文資源和文化資源開展了深入的發掘和研究工作,并將榆林地區文化貫徹到學生黨員教育管理工作中去,為榆林學院學生黨員教育和管理工作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榆林地區擁有十分豐富的人文資源,其中包括紅色資源。1927年10月,由謝子長等共產黨領導的清澗起義,打響了中國北方地區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在抗日戰爭時期,榆林是陜甘寧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傊芰謸碛惺重S富的人文資源。榆林學院在開發和利用榆林人文資源的過程中,通過多方位了解地方人文資源的內涵,加強對地方人文資源價值的引導,通過多層次和多種方式對高校大學生黨員進行實訓和教育工作,確保參加教育管理的學生能夠將理論學習與學生的日常實踐工作進行有效融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