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文化顧名思義,是要“以文化人”,而不是通過強制、訓誡的方式達到目的。“學生在校園文化活動中有其主動性,要對文化因素進行選擇。因此,校園文化活動的組織和實施,應該圍繞涵育學生的精神氣質來開展。”[2]提升校園文化活動質量是加強研究生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必須堅持“以學生為本”的理念,切忌以拍腦袋而作決策,應從每一個細節入手,切實做到貼近學生的實際、尊重學生的意愿、理解學生的選擇。根據上述調研結果,筆者認為在設計和組織研究生校園文化活動時,要尊重和突出研究生的主動性,事先做好調研工作,了解研究生的需求,再根據需求策劃活動,這樣才能充分調動研究生的主觀能動性。外語類院校研究生院的特色是語言類專業較多,因此,在設計校園文化活動時,如能將不同專業的同學組織在一起,進行跨領域、跨專業、跨學科的交流,則會突出活動的交融性、靈活性和包容性,校園文化的特色就會彰顯。根據筆者調研,研究生們期望能從活動中學到知識,提高實踐能力,那么,在設計活動時,還應考慮研究生在課堂上無法獲得的學習和鍛煉的機會,例如大家關心的未來就業問題,設計活動時如果能將職業生涯規劃、應聘技巧或與專業相關的實踐活動等考慮在內,滿足學生需求,那么,開展的活動定會得到學生的認可和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