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師范大學舉辦第五期“研培計劃”培訓班
作者:任小朋
發布時間:2017-05-24 19:01:00 來源:陜西教育新聞網
2017年5月24日,文化部教育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以下簡稱“研培計劃”)陜西師范大學第五期培訓班(泥塑)結業儀式暨學員結業作品展覽在長安校區舉行。陜西省文化廳副廳長顧勁松、非物質文化遺產處副處長劉衛東,陜西師范大學副校長黨懷興等參觀了學員們的結業作品展覽,并出席結業儀式,同時向學員們頒發了結業證書,向優秀學員頒發了獲獎證書。結業儀式結束后,陜西師范大學黨委書記甘暉,在黨懷興副校長、校辦主任馬曉云等陪同下,前往學員結業作品展室,觀看學員結業作品展并與本期部分學員和往期特邀學員交談。
結業作品展室,擺滿了學員們的泥塑作品,有的凸顯關中民俗、有的取材于宗教、有的是生活中溫情畫面的剪影,有的是寓意深刻的小品故事……可謂千姿百態,情趣盎然,惟妙惟肖。顧勁松副廳長、黨懷興副校長一邊欣賞學員作品,一邊與學員們親切交談。學員們守候在自己的作品旁,競相向領導和觀眾講述自己泥塑作品的內涵、價值和意義,充分展示了他們通過一個月的學習所收獲的自信與自覺。
在結業儀式上,來自陜西扶風縣的泥塑傳承人王百讓和陜西楊陵區的古建筑壁畫高級營造師馬發虎,分別作為學員代表與大家一起分享了為期一個月的學習心得。他們從自身經歷談起,講述了自己泥塑人生的艱辛與堅守,以及在陜西師大參加培訓學習的感悟和收獲,情到深處,幾度哽咽,令現場許多學員落淚。
黨懷興副校長和顧勁松副廳長先后在結業儀式上講話,對本期培訓班給予了充分肯定,并鼓勵學員們不斷學習,勇于創新,提高文化自信和可持續發展力,在秉承傳統、不失其本的基礎上,實現為民族傳承,為生活創新。
結業儀式由陜西師范大學文學院黨委書記孫清潮主持,校長辦公室副主任辛省平,黨委宣傳部副部長李國華,陜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名譽主任傅功振、主任李西建,等出席了結業儀式。往期學員孟潤鳳、王玉娥、段愛萍、田亞莉、王春莉作為特邀代表,也出席了結業儀式,他們的作品已入選第六屆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傳統工藝設計暨研培計劃成果展”,將于6月10日至18日代表陜西師范大學赴成都參展,同時入選的還有本期學員薛忠林的9件作品。
本次培訓班于4月24日開班,歷時1個月,來自三秦大地的41名民間泥塑藝術傳承人和從業者參加了此次培訓。培訓期間,學員們不僅與陜西師范大學校內師生互動交流,還深入西安市蓮湖區唐都花園社區,向市民手把手傳授泥塑技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