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DDIE模型的高職微課教學設計研究
發布時間:2017-05-05 13:33:40
微課評價的目的是保證教學的有效性和適用性,因而涉及分析、設計、開發和實施各階段。分析和設計階段是前提,開發與實施階段是核心,而評估階段作為保證,彼此互為聯系,密不可分[7]。微課評價將會隨著微課的發展不斷革新和改進,微課教學的設計和制作應始終圍繞“應用教學”和“心懷學生”的初衷。分析階段主要是評價微課的教學目的、內容是否與高職學生的學習特征匹配。設計階段主要是評價教學方案是否突出教學目標,教學資源與工具是否支持教學方案。開發階段主要評價課件和腳本是否能實現教學效果,視頻錄制是否體現出教學重點與教學策略的一致性。實施階段評價可從三個方面來進行:自評,由制作教師自行評價,發現不足與缺陷,及時進行修改與完善。專家評價,聘請學科專家、教學設計專家、技術專家等相關領域專家來評價,根據專家提出的意見,再次對微課進行修改[8]。學生評價,學生是微課評價的主體,通過3名至5名學生對微課的學習,獲取微課受眾對教學效果實現程度的感知評價,可通過發放評價表和訪談的形式開展,以此來確定微課教學實施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