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課程是指在新課標的大背景下,教師根據學習任務目標,以視頻形式展現知識點的詳細講解,這是一種新的教學形式,具有生動性、便捷性、易掌握等特點。這種新的教學模式彌補了傳統教學中學生被動學習的不足和缺陷。小學英語教師應該注重其開發和利用,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為宗旨,以合理的教學手段,開展微課程教學模式,引導學生主動學習,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一、在課前預習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在微課程教學模式下,更加強調課前預習,可以讓學生先從預習中找出疑問,教師在課堂中先為學生答疑解惑,然后再開展進一步的教學,最后進行練習。

例如:在學習“The king's new clothes”時,教師可以先為學生提供微課資源,讓學生先掌握句型:Who can make...for me ? / Do they fit ?/ They fit well.同時,在微課資源中,讓學生了解clever, foolish, show, magic, point, laugh以及它們的過去時態,進而可以流利地朗讀出“sound time”中的系列句子。在微課資源中提供這些有助于學生掌握文章內容。由于文章是學生較為感興趣的童話故事,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預習時帶著一定的任務進行文章閱讀,讓學生在閱讀中進行勾畫和批注,為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有了良好的預習鋪墊,在接下來的課程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對學生在預習中產生的問題進行解答,然后引導學生進行更深層次的學習,深入掌握文章中心思想。

二、在教學過程中,重視提高教學的趣味性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興趣是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源動力,教師應該注重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促進學生主動探索和討論。為此,教師應該從學生提出的疑問出發,引導學生自己進行問題的探索。例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以播放微課程視頻的方式,組織學生進行協商討論。在“At the pet shop”的教學過程中,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一般會讓學生以分組朗讀的形式,對整篇文章的內容進行理解,但是,在微課程大背景下,教師可以事先為學生制作視頻,視頻中包含文章中的主人翁,Helen和Tom,對話可以選擇兩位口語能力好的學生事先進行錄音,讓兩位學生完成文章對話內容,之后在教學過程中播放出視頻。在播放視頻之前,教師要先解決學生在課前預習中提出的問題,通常情況下,學生在預習中對文章故事內容都會大致理解,只是針對某些細節的內容,如Helen、Tom喜歡的動物有幾種?不喜歡的動物有幾種?不喜歡和喜歡的原因分別是什么?這類問題,教師可以在接下來的文章講述中,利用同班同學的錄音逐步進行教學引導。這種同班同學錄音的教學手段,可以活躍課堂氛圍,增添教學過程的趣味性,同時也能帶領學生深入了解文章。

三、利用情境導入,增強英語微課教學有效性

例如:在進行“Drawing in the park”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情境教學模式,讓學生進行故事中人物的角色扮演。在扮演之前讓學生體味人物說話時應該使用的語氣。尤其是讓學生在表演中充分體會:What can you see ? I can see...的使用方法。為了讓學生充分體會文章使用的句型,教師可以利用微課程資源,為學生構建一個教學情景,利用微視頻設置一個美麗的公園,公園中有秋千、滑梯、有放風箏和騎自行車的人,且為了增添視頻的趣味性,教師可以在視頻中插入公園中經常播放的背景音樂,同時在放到騎自行車和放風箏的人群時,可以適當插入人群聲音,烘托熱鬧的氛圍,讓學生仿佛身臨其境,仿佛置身于公園中。以微視頻來創設教學情景,使學生融入教學活動中,體會和學習相關的知識,提高學習效率,保證教學的有效性。

四、進行課后鞏固,幫助學生強化知識理解力

例如:教師可以為學生創建一個微信公眾號,在公眾號中上傳教學重點內容,同時,鼓勵學生進行重點和難點提問,并在公眾號中,進行答疑解惑。另外,在公眾號中還要放入詞匯朗讀和句子朗讀的視頻鏈接,讓學生通過公眾號鍛煉自身英語口語能力。以“on the farm”為例,教師在公眾號中要放入句型:What are these/those?Are these/those...?的語調和用法。同時要放入“farm, they, those, chicken, apple, pear的讀音;a和an用法的區別”。通過公眾號的方式,使學生鞏固課堂中的學習重點和學習難點,可以為學生打下堅實的英語學習基礎。

綜上所述,將微課程教學模式貫穿于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可以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開闊學生的知識面,提高教學效率。因此,小學英語教師應該詳細了解和接受微課程教學模式,熟練運用微課程進行小學英語教學,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保證教學質量和提高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