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文本,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訓練——以《師恩難忘》為例
作者:江蘇省濱海縣正紅鎮第二中心小學 閔金娣
發布時間:2017-05-03 10:10:16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師恩難忘》是蘇教版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本文是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和情感教育和對學生進行“學習作者緊扣題旨,選取典型事例,在敘事之中融入自己真情實感的寫作方法”的極好素材。
一、選擇合適的教法和學法
在教學過程中,教學和學法的選擇對整個教學效果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語文教學中,講授法、談話法、創設情境法、自主交流法都是教師常用的一些方法,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課文的具體內容,來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因五年級學生已有一定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學法上,我堅持讓學生主動學習、自主學習,通過朗讀、討論和勾畫圈點課文中的具體語句,讓學生在閱讀中養成動手動腦、積極思考的良好閱讀習慣。
二、合理設計教學程序
第一步:導入新課,預計用時4分鐘。
上課開始,教師課件出示著名語言大師季羨林先生的一句話:“恩師是人不可缺少的機遇。”讓學生談談對這句話的理解,由此導入新課。
第二步:初讀課文,預計用時7分鐘。
首先,教師給學生充足的自學時間,讓學生自學,解決課文中的字詞問題,將課文讀通順、讀正確。教師在學生通讀課文、自學的基礎上,集中進行糾錯,對學生讀錯的生字詞重點指導。
第三步 :品讀課文,這是課文理解的主要環節,預計用時20分鐘。
新課標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 為引導學生開展獨立的閱讀實踐,讓學生帶著“作者難忘的是什么?”這一個統領全文的大問題快速瀏覽課文,畫出文中有關的詞語或句子,并在旁邊寫體會。讓學生在自學的基礎上,小組交流討論,最后全班匯報交流。在這一環節,學生會通過自己的思考和全班交流討論,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知識點一:了解田老師講課的精彩,在頭腦中想象當時的畫面。
這一環節,教師要引領學生抓住“娓娓動聽、入了迷、身臨其境、仍在發呆、捅、驚醒”等詞語體會田老師講課的精彩。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采用范讀、學生想象的形式,讓學生在頭腦中浮現當時的畫面。并讓學生復述當時的情景,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知識點二: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落實前面的教學重點:學習作者緊扣題旨,選取典型事例,在敘事之中融入自己真情實感的寫作方法。
在引導學生了解了田老師講課精彩這一問題后,教師可以在這里滲透處理本課的寫作方法,教師可以這樣總結:作者為了寫清楚田老師講課精彩,選取了教師講一首詩的典型事例,在敘事的過程中表達了濃濃的感情,這種方法值得我們在今后學習和運用。在處理了以上問題后,教師要適時小結。接下來,教師順著學生的思路,自然過渡:田老師除了講課娓娓動聽,讓作者難忘外,還有什么讓作者難忘?由此引出第三個知識點。
知識點三:了解難忘的另一原因:播下文學的種子。
這一環節,讓學生結合前面的學習,說說對“談起往事,我深深感謝老師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學的種子”這句話的理解。
教師在學生充分發表意見之后,組織學生交流課前搜集到的有關劉紹棠的資料,談談對他的了解。教師在學生充分交流的基礎上,介紹中國當代著名作家劉紹棠。在這里,教師沒有把對作者的介紹按照慣例放在學習課文前,而是在學生最需要這部分知識的時候才出示,抓住了學生求知欲強的心理,材料補充的效果會更突出。
第四步:質疑問難,預計用時3分鐘。
教師啟發:同學們,學習了這篇課文,大家收獲了不少,那么你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問題?請你提出來我們一起解決。學生提出問題后,對難度較小的問題,由學生自行解決,難度較大的問題,師生合作解決。這一步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
第五步:總結升華,預計用時3分鐘。
這一環節主要是教師對本課的學習內容進行總結升華,將學生的認識提高一個層次,情感得到升華。
第六步: 拓展延伸,預計用時3分鐘。
這篇課文,教師可以采用推薦與本文內容相通的閱讀材料,讓學生繼續閱讀,在閱讀中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
本節課的設計,除圍繞最初的教學目標外,教師在設計時力求體現支玉恒老師所倡導的“簡簡單單教語文,用語文的手段解決語文問題”這一思想,將語文教學和學生的生活實際和課內外閱讀有機結合起來,做到語文教學生活化,讓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