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課教學中培養中學生創新能力的策略
作者:陜西省綏德縣四十鋪中學 袁雄飛
發布時間:2017-05-03 10:02:09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當前初中思想品德課的教育重點在于學生的自身素質培養和創新能力培養,所以要以具有一定創新性的教學模式和實踐教育來達到對學生德育的教學目標。同時,以特色的教學模式和方式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素質和自身基本素質,作好正向引導也是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關鍵。
一、初中思想品德課的課堂教學現狀
1.傳統的教學方式導致學生創新能力的喪失。
雖然新課改在全國已經大范圍實行,但是傳統教學模式仍是目前初中課堂主流的教學模式之一。教學的創新需要過程,所以大部分老師采用的教學模式還是以老師講解為中心,學生聽重點為結果的模式。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沒有自主復習、課前課后總結和學習討論的過程。所以,在學習過程中,學習的主動權還是在老師手里。學生缺乏主動性,學習更加傾向于機械化,缺少對知識體系獨立的思考。
2.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缺乏正確的引導。
大部分初中思想品德課更重視理論教育,一味地灌輸理念給學生,實踐教育相對缺乏。雖然老師可以很好地幫助學生進行理論知識的學習,卻沒有引導學生學會在實際生活中運用這些理論。思想品德教育的創新,應該將重點放在如何以書本知識為理論基礎,深入地引導學生進行實踐教學,同時通過教學模式或者實踐模式的創新引導學生進行自主的實踐學習,培養學生自身素質。
二、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中培養中學生創新能力的策略
1.創設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為學生營造創新學習環境。
中學思想品德課授課過程中,應當考慮學生們當下的學習狀況,打造優良的課堂氣氛,給學生們營造一個創新的學習環境,這樣有助于提升學生們的創造力。初中老師們在思想品德課的授課過程中應當重點關注課堂氣氛的營造,鼓勵學生參與課堂活動,激發他們的積極性,這樣才能高效提升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學習效率。
2.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引導學生發散思維。
在進行中學思想品德課授課時,應當采取適當的方法提升學生們的學習熱情,指引學生們進行發散思維的訓練,提升他們的創新思維,讓他們靈活使用創新思維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在思想品德課授課過程中,老師們要主動帶領學生們探索學習,給學生們表達思想的機會,讓每個學生陳述自己的想法,指導他們用發散思維來解決問題,從而培養其創新思維,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3.重視運用現代化教育手段,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當下正處于信息迅猛發展的時代,現代化的教育是目前運用在中學生思想政治課授課過程中,提升創新思維的方法之一。在進行思想品德課授課過程中,采用現代化的教育方法,充實思想政治的教學內容,有助于學生們創新能力的提升及其發展。所以,在中學思想品德課上采用現代化的教育手段,對學生們創新能力的培育具有重要意義。
4.鼓勵學生質疑及求異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進行中學思想政治教育時,鼓勵學生們提出問題,指導他們形成求異思維及創新思維,這也是培養學生們創新能力的重要手段。采用該手段可以有效指引學生們參加創新意識的培訓,有助于他們的發展。所以,在思想品德課授課過程中,應當多鼓勵同學們提出問題,這是培養學生們創新意識的有效手段。
5.引導學生關注生活與參加實踐活動。
在中學思想政治課授課過程中,指引學生們關注生活,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提升其創新思維,也是中學思想品德教育培養學生們創新能力的一個手段,應當被老師們重視。從授課過程中發現問題,并對問題進行挖掘探討,帶領學生們關注生活,參與社會實踐,有助于學生們創新思維的培養。所以,要想高效提升同學們的創新思維,這一教學手段的運用十分重要。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教材《誠信伴我到永遠》這一課時,教師就可以帶學生參加“城市誠信活動”的社會實踐,在實踐中學生會遇到諸多問題,然后他們可以根據自己遇到的實際問題,自主解決,以此來培養學生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能力。
在新時代背景下,初中思想品德課應當積極地進行革新,教師在初中思想品德課的日常教學中,要注意將思想品德知識與實際相結合,幫助學生樹立創新意識,增強學生的創新能力,提高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和思想道德覺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