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學生多點包容與關愛
作者:陜西省咸陽西北二棉學校 李富安
發布時間:2017-05-03 09:54:05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一次參加校外的考核評審,突遇臺下一年輕貌美女教師正襟危坐發問:“你從教這么多年,最大的收獲是什么?最大的改變是什么?”一剎那,自己真有點思維短路、頭腦發蒙,不知所云。回到工作常態,我一直在回味思考這個問題。適逢一個教育學生的棘手難題,化解風波之后方才稍有一絲感悟——這或許就是近二十年來的改變吧!
那天上午,正忙碌于辦公桌前,聽到有微弱的敲門聲。出門一看,是一位不曾熟識的初三女生在門前局促站立,怯聲問校長去哪兒了。說他們班一名男生上課搗亂并頂撞老師,老師上不成課讓來找校長。我思量,校長不在,況且自己也是教學主管,總不能置之不理,或者推諉給他人。于是立即示意,和她一同回教室處理問題。
我跟在她后面,邊走邊心里嘀咕,處理這樣一件事,到底怎么辦呢?扇幾個耳光,訓斥一頓,給個下馬威……還沒來得及想好,已經到達這個班的教室門口。敲門推開,教室內一片鬧哄哄;講臺上,女班主任滿臉怨氣與委屈,眼角淚光點點;那個“惹事”的男生,倔強而又無所事事地斜靠在座位后的書架上。安撫師生們少安毋躁之后,我直呼其名讓這名同學跟我去辦公室。
樓道處,我一言未發。回來之后,讓男生坐立自選,先冷靜思考。我接著翻出初三學生期中考試全年級的成績表,先看看他考得如何。其間,我也時不時抬眼瞧一下他的表現:一米七幾的個頭,短發,瘦臉,丁字步,衣襟敞開,昂首挺胸,兩手插在褲子口袋里,一副“視死如歸”你能把我怎么樣的架勢。后來,男生也偷偷地瞅我一眼,可能在納悶,咋不說話呢?
幾分鐘之后,我起身面對男生開始了談話,問課堂上到底怎么了。男生氣沖沖地回答說:“我和鄰桌說話,老師狠狠批評了對方,我氣不過。另外,我感覺老師平時瞧不起我,老批評我。”聽完他的講述,總算明白了事情的原委。我又接著問:“老師為什么總是批評你?除了老師批評的理由之外,你覺得你還有哪些缺點和優點?”男生猛然一驚,有一陣子沒反應過來,然后支支吾吾地說自己脾氣不好,愛沖動,愛遲到,但現在已經好多了。就此,我先從挖掘他的優點入手:首先,你能順從地跟我來辦公室,沒有更長時間影響課堂上更多的同學,值得表揚;其次,為老師批評同學而“打抱不平”,懂交情,講義氣;再者,現在愛發脾氣的不良習慣有所控制,更是一種進步。三點講完,男生眉頭漸舒、神情漸喜。
問及他的生活,不出所料,又是一個被家庭冷落的無辜受害者,沒得到家長必要的、足夠的關愛,加之學習成績太差,交錯著莫名的怨恨、冷酷、自卑、孤僻、狂傲等復雜的性情。
了解到這些情況,我沒有言辭激烈正面批評他的過錯,而是從專心學習、提高成績、遵守紀律、感恩回報、自強自立、人生志向等方面引導他怎樣認識問題,怎樣贏得同學、老師及其他人的贊賞與尊重。我告訴他,桀驁不馴、恃才放曠可以是一個人的秉性,但一個人重要的不是傲氣,而應是傲骨,要有傲的資本……言談之中,男生的頭漸漸低下,夾雜著慚愧、悔恨的淚水,竟然滑落下來。之后,我又給他播放了一個“超級演說家”節目中的勵志短片,全場觀眾起立為主人公鼓掌喝彩,看完后,男生似有所思。他爽直地承認自己錯了,要給老師道歉去。
第二天,我專門問了那位女老師的情況,說男生出了我的門,徑直去找了她,承認了錯誤,表達了決心,并自稱和我的交談使他“醍醐灌頂”。
事情過去多日了,一切歸于平靜。再次校園內碰見這個男生,眼神一閃,伴著淺淺微笑擦肩而過。我明白,和他的偶遇,和他的對話,絕不是一劑靈丹妙藥,頃刻間就會讓他徹底“洗新革面”,如此的錯誤或許還會發生,成績也不可能從倒數一躍而扶搖直上。但若干年后,他對這次經歷、這次觸動還能有片刻的記憶,也應是教育的一點印跡與收獲吧。
“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心靈。”我們雖不能一下子成為寬闊的海洋,但可以成為一片明凈的湖泊、一條奔騰的河流,我們不妨架起溝通的橋梁,用充滿陽光的心靈去關愛、理解他們,使久旱逢甘霖的新苗絕處重生。
“疾風驟雨催新綠”是一種青春蓬勃的向往,“雪落無痕亦有情”不也是一種歷久彌堅的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