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因體育而快樂——品悟《斯賓塞的快樂教育》
作者:江蘇省海門市育才小學 王海霞
發布時間:2017-05-03 11:30:10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斯賓塞的快樂教育》里面呈現的小故事、小案例反映的都是生活中常常遇到的有關教育孩子的煩惱問題,所以讀起來感覺非常親切、實用,雖然這被認定為家庭教育的必備之書,但是作為教育者的我,在他一篇篇娓娓道來的敘事里,感受到“快樂體育”,不應該是命令,更多的是吸引,是讓學生在運動中體驗快樂,掌握技能。那么如何讓孩子因體育而快樂,實現“快樂體育”呢?我這為有這樣幾個關鍵詞:
一、感染——把快樂帶給孩子
一個快樂的教育者,首先要努力做一個樂觀、快樂的人,要用自己的情緒去感染學生。在教學工作中我們可能會遇到一些令我們不快樂的事,每當這時我們應該學會克制與寬容。斯賓塞說:對孩子的教育千萬不要呵斥與指責,在不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效果是可想而知的。所以,當我們以快樂的心態、欣賞的眼光去看待學生,那自己便是幸福的。
體育課總是孩子們最向往的,我們要讓體育課堂成為一個快樂的場所,我們用有親和力的教學行為、有感召力的課堂語言、有感染力的肢體動作,把陽光快樂帶給孩子們,吸引、感染、影響孩子積極參加運動,孩子在快樂狀態下的學習也定然是最有效的。
二、尊重——給予孩子各種權利
無論是學校教育還是家庭教育,它在本質上除了知識傳遞、道德培養之外,就應該是對孩子的尊重。不明白這一點,任何苦心孤詣的教育都注定是失敗的。斯賓塞指出:教育孩子,就要先尊重孩子,給孩子需要的各種權利,要把話語權還給孩子、公平公正地對待孩子、尊重孩子的自尊心、給每個孩子均等的機會、尊重孩子的自主選擇……
而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很少從學生需要、興趣選擇學習內容,很少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感受,只是一味從自己的心思和愿望出發,覺得重要的,作為學生的他們也就必須認識到它的重要性,應該好好的學習、領會。很多時候我們不僅剝奪了孩子自主選擇的權利,而且也沒有公平公正地對待孩子, 在我們的課堂上,體育委員、小組長、裁判等角色是不是固定不變的那幾個,其他學生永遠輪不到,快樂教育就是要給每個孩子均等的機會,那么,我們課堂中的動作示范,技能展示、組織活動就可以由競選、輪值、獎勵等多種形式進行,讓所有的孩子都有充分展示自我的機會。
三、鼓勵——給孩子信心和力量
成人都需要鼓勵,更何況孩子呢?每當孩子做完一件事情,他總會迫切地讓老師(父母)來看看,希望能獲得贊賞。斯賓塞認為:教育孩子應該以鼓勵為主,不要隨意指責孩子。如果一個孩子從來都得不到鼓勵,或者是很少得到鼓勵,這對于孩子和成長來說,是一個不幸。
讓孩子感受到老師的信任和鼓勵,不但可以增強孩子的信心,還可以提高學習的興趣。愿意鼓勵孩子、懂得鼓勵孩子,源自我們對孩子的關懷,對孩子前途命運的終極關懷。這種關懷體現在我們的一舉手、一投足之中,體現在每一句話、每一個眼神之中。鼓勵正是那種可以讓孩子快樂學習的魔法,如果說失敗、挫折、困難、障礙是體育活動中“極點” 的話,那么在運動中,如果經常對孩子說:“沒問題,相信你能行!”就能把信任和力量傳達給孩子。這份鼓勵,也正是給予他們“極點”過后的“第二次呼吸”。
四、陪伴——見證孩子幸福成長
當我沉醉于書中樸實的文字、真實的敘事之間時,我驚奇地發現,其實,我們已經有了實踐:家庭是學生健康成長的第一課堂,孩子能強身健體更是每位家長的心愿。運動,從陪伴開始,學校定期開展“和父母一起玩童年的游戲”、“親子運動會”等主題活動,引導家長陪伴孩子一起運動,見證他們幸福成長。
相信很多家長為了家庭和孩子而不停地忙碌著,而很少有時間去陪伴孩子,以為給予他們好的生活條件就能給他們帶來快樂,其實,相對于好的玩具、衣服等物質條件,陪伴卻讓孩子的快樂更加純粹。讓體育成為一種生活,在運動中陪著孩子長高、長大,陪著孩子留下最燦爛的笑容、最美好的記憶。
快樂的意義在于即使不是第一名,也要快樂地向前奔跑。“讓體育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就讓我們從“快樂體育”做起,讓孩子們因體育而快樂,從而成就快樂幸福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