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學生寫數學作文給數學思維插上翅膀
作者:陜西省西安小學 湯亞絨
發布時間:2017-05-03 11:28:11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提起作文在一線教師的習慣印象中似乎認為是廣大語文老師的“專利權”與“專利品”。在“為了每一位學生的全面發展”新課程理念的指引下,我利用幾年的時間嘗試將作文這一語文教學“獨”有的重要形式,類比遷移到小學數學作業中,展開了數學“作文”的實踐與探索,得到了學生的喜愛,收到了較為出色的教學效果。下面主要談談自己的做法和體會,希望有拋磚引玉之功效。
一、數學作文的類型
1.總結反思學習情況。當一個單元或一個知識點學完后,可以讓學生回顧自己的學習情況,從中選出最感興趣的問題進行總結或對學習中發生的錯誤進行反思,找出錯誤原因,并將當時的想法寫出來。
2.描述生活中的數學現象。日記里有結合生活中實物的模型描繪出幾何圖形的,也有把發現生活中的空間現象描述下來的。
3.有些日記是學生感興趣的、頓悟的數學。有的學生記下觀察探索事物時進行的猜想或質疑并進行分析解決實際問題。
4.還有一部分日記是學生把在課外閱讀中自己喜歡的數學思考題、趣味題抄下來。例如有個學生寫了如下的數學日記:“記得我上二年級的一個夏天,奶奶買回來了兩個西瓜,那時我們家熱鬧極了,因為當天是妹妹的生日,中午我們吃過午飯,我和妹妹要切西瓜,奶奶讓我先切西瓜,不等我切時奶奶對我說:‘我們一共有九個人,要切九塊,’當我要切的時候,妹妹脫口而出了一首兒歌:
稀奇稀奇真稀奇,刀切西瓜有難題。
一個西瓜大又圓,四刀切成九塊齊。
九塊西瓜吃肚里,吃完卻剩十塊皮。
這是我和妹妹在書上看的一首歌,這也是一個數學問題,在妹妹切第二個西瓜時,我記得還有一首兒歌是這樣寫的:
要說稀奇不稀奇,我也出個切瓜題。
三刀切成七塊瓜,吃完剩下八塊皮。
媽媽聽出來這是一道數學題,就問我和妹妹你們知道怎樣做嗎?我和妹妹說:‘知道知道。’我說:‘第一個是讓切九塊瓜,最中間那塊西瓜有兩塊皮。其他都是一塊皮。所以吃完后有十塊皮。’
小朋友們第二道題你們自己動動腦筋吧?”
5.學以致用,解決實際問題。讓學生把自己所思所想所做的東西寫下來,面對實際問題,主動嘗試從數學的角度運用已有知識和方法尋找解決問題的策略,真正體會到數學的重要性。
二、數學作文的形式
1.數學日記、數學周記等。數學日記、周記以記事性寫作為主,類似于敘事性作文,主要記敘生活事件中的一些數學現象或數學問題。
2.數學學習心得。學生通過與自己談心的方式,寫出自己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的情感、態度、困惑之處、感興趣之處。通過反思、總結和整理,記錄數學學習過程中成功與失敗的經驗教訓,反映其數學學習歷程。
3.數學小論文。尋找課本上一些有待進一步探究的、具有一定挑戰性的問題或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讓學生們去探索、研究;或將平時學習中遇到的同一類問題加以整理,然后讓學生以“小論文”的形式將探究的過程與結果表述出來,以提升學生的總結水平,用以考查學生的創新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指導學生寫數學作文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在剛開始起步階段先給學生讀一些范文,讓學生體會數學作文寫什么。
2.把本班優秀的數學作文在班級進行展示和交流,樹立“榜樣”,對其他學生起到激勵作用。
3.要引導學生進行寫作,教師首先要提升自己的應用意識,養成用數學眼光觀察事物的習慣。我常常把一些教學反思讀給學生或發布在網絡日志里和學生一起交流和溝通,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總之,通過幾年多數學作文的實踐與探索,不僅給學生提供了自主探究的機會,也給學生提供了發表獨立見解的陣地,而且為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創造了條件,拓展了學生的思維空間。但是由于數學作文是數學教學中的新問題,我們只是在嘗試、在探索中,還有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還需要我們不斷努力,但我們相信它會在數學教學中占有一席之地,它將是一片沃土,孕育無限的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