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高雙普”中發揮責任督學的作用
作者:漢中市漢臺區鋪鎮中學 劉小鵬 漢中市漢臺區政府教育督導室 唐 斌
發布時間:2017-05-03 15:44:37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2016年是陜西省漢中市漢臺區教育發展歷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 漢臺區委、區政府全力推進“雙高雙普”工作,奠定了“雙高雙普”迎驗的堅實基礎,確定了全區“雙高雙普”創建達標的路線圖和時間表。在此期間,我受聘擔任漢臺區政府教育督導室高中責任督學,責任區域為全區農村高中學校。有機會從不同視角和操作層面對陜西省“雙高雙普”創建達標各個階段的側重點和落腳點展開較為全面的、深入的觀察與思考,對落實片區責任督學的工作有了一些體會。
陜西省“雙高雙普”達標創建工作是一項深化教育改革,促進學校辦學規范化、標準化,全面提高教育質量的重要舉措,更是學校發展的重要契機,有著任務指標體系和時間節點。我負責的五所農村高中學校在“雙高雙普”達標的督導評估過程中,均系統地總結了各自學校的辦學經驗,因地制宜地克服種種困難,努力突破學校發展瓶頸,提升學校教育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使農村學校的辦學薄弱環節得到了改善和加強,開創了漢臺區學校工作的新局面。
在漢臺區政府教育督導室的指導和幫助下,我結合責任片區學校實際,做好責任督學工作的計劃和準備。我深入責任片區,堅持做到視片區學校為“責任田”,督導范圍“全覆蓋”,努力落實和實施責任督學各項工作。在“雙高雙普”創建達標過程中,均涉及到學校布局調整、基礎設施建設、鄉鎮投入統籌等工作。各學校在辦學理念、培養目標、學生管理、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教學評估體系等方面,確立了“雙高雙普”創建標準落實后的完全中學新定位,積極爭取政府、教育主管部門給予的政策和資金支持,進一步改善和優化了辦學條件,先后完成土地征用、基礎設施、校園文化、校園信息化和實驗部室的建設。
2016年5月,省政府教育督導團對漢臺區“雙高雙普”創建工作進行了過程督導,對責任片區的各學校提出了整改意見和建議。在迎檢的有限時間里,責任片區各農村中學還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困難和問題,突出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學校的基礎設施建設問題;片區各學校普遍存在部分學科的教師專業不配套,尤其是音體美等學科骨干教師比較缺乏;校園信息化條件、部室建設受到客觀因素的影響與驗收標準還存在著一定的現實差距;校本教研、校本課程開發步子邁得不大,常規教育教學還未實現精細化管理;在創建達標過程中雖然校園文化建設上取得了明顯成效,但仍然存在著特色不夠明顯、主題不夠突出、內涵不夠豐富等需要整改的問題。這些實際存在的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全區“雙高雙普”工作的達標驗收。漢臺區政府教育督導室通過開展專題培訓、督導檢查等方式,逐校逐層地建立問題臺賬、限期整改、推動落實。各中學也在努力結合學校實際,以評估促管理,以評估促建設,以評估促發展。由于各學校校情不同使“雙高雙普”創建達標工作存在著差異性和發展不均衡現象,仍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和或大或小的差距,須快速跟進。一是要把握進度,嚴控迎驗時間,進一步夯實迎驗的基礎工作。二是精心組織,嚴控工作失誤。在已做工作的基礎上,對照標準再次進行梳理,嚴格按照評估指標體系實施,把每項指標和任務細化、量化,落實責任人,規定完成時間和質量要求,做到“心中有目標,工作有方向,操作有方法”。
近期,區政府教育督導室組織全區督學學習了教育部《督學管理暫行辦法》《教育督導條例》(國務院令第624號),落實責任督學工作。期間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新問題,需要在大量的基礎工作中不斷總結和調整。在“雙高雙普”創建工作中,沒有任何一個現成的模式適合每個學校。通過參與片區基層學校的“雙高雙普”創建督導,在責任督學工作實踐中,對如何提升農村高中的辦學水平,打造優質教育,我有了新的思考角度和全新的認識。在學校教育教學設施、信息化教學手段、課程資源、教研資源共享等方面片區責任督學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在督導工作中,要積極研究當前的教育發展趨勢,通過交流溝通、引領帶動、促進合作為農村高中的發展多做有益工作,注意避免責任督學工作“不著地”的現象,特別是對片區學校教育教學活動過程的關注和思考不能缺失。作為責任督學要加強學習和實踐,使自己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達到一定高度,成為教育的內行和專家,能夠有效合理地支持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為深化教育督導改革,作更多有益的嘗試,發揮片區責任督學在指導學校規范辦學行為,指導教育教學中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