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評論 | 一枚證章,鑒證一種擔當
發布時間:2017-04-28 17:25:32
4月22日,幾千名師生和家長,共同注目,惠安中學好人證章掛上畢業生的脖頸。中學生畢業,收獲兩份畢業證,這也許是全國首創。一枚小小的證章,既是莘莘學子在惠安接受好人教育的見證,更是惠安中學多年來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堅持素質教育,堅持立德樹人的見證。
素質教育,在高考機制并未發生本質變化的背景下,一直步履維艱。怎么培養人,培養什么人,可以講得頭頭是道,但在實踐中,卻往往雷聲大雨點小。但在惠安中學,尤其在每世英擔任惠中校長之后,卻咬定優秀文化傳統,高舉立德樹人大旗,堅定不移地把學生學什么,給孩子教什么,放在辦學的首要位置。學校創設了許多情境,讓學生置身其中,在具體生活的點滴中,從自身做起,踐行“做一個好人”。
比如通過誠信售水,誠信考場,讓學生知道,誠信是人立足社會之基;通過布置道德家庭作業,戒除吸煙行為辯論賽,讓家長明白,破處不良行為習氣,堅守道德底線,比單純取得學分更重要;通過三二一評價系統,建立五大指數大數據分析體系,讓教師清楚,教育不僅僅只有成績,還有學生一生的幸福。這些創舉,紛紛成為其它學校效仿的典范。
辦教育,不僅要有能力和智慧,更需要激情和情懷。學校承載的,絕不是學生一段時間學業的高低,不是學校一時的興衰,不是家長一時的期盼。學校應該是一方水土的文化引領,是學生一世為人的奠基,是為一個民族能有巨大凝聚力與創造力的打造。惠安中學的好人教育,恰巧是在為此努力。在這些成績的背后,是每世英校長在開始之初所承受的壓力,和進行中所付出的心血,以及對孩子,對家庭,對教育博大深沉的赤誠情懷。無此,好人教育早就癱軟世俗指責之中。
好人教育倡導學生在家做個好孩子,在校做個好學生,走上社會,做個好公民,并努力成長為有益社會,有益人民,有益國家的“好棟梁”。它不以一時勝負為要旨,而以一生向善向美向真為目標。不做小人壞人惡人,要做一個守規矩,講誠信,懂感恩,會創造,立己達人的好人。在傳統畢業證書頒發的同時,向每一位畢業生再頒發好人證章,是對學生接受好人教育階段性的表彰,更是對學生終身向好的鼓勵,還是對有違美德言行的鞭策與告誡。這是對從惠安中學走出來的每一名學生多么美好的翹首以盼!
惠安中學偏居戶邑區的秦嶺腳下,但惠安中學的實踐和視野卻是超前的。好人證章的頒發,看似一枚小小的牌證,沒有對學生進行學分的評判,也沒有對學生進行階段品質的強行定性,對人人有褒揚,對人人有信心,對人人有期待。它是對教育育人育品,育人育心,育人育德本質的堅守,是對國家收獲愛國,愛黨,愛人民的繼任者的責任擔當。
可以設想,一個畢業生做好人,宣傳好人,鼓舞他人也做好人,可以帶動一個人,一個家庭;每年有千把人畢業,他們將帶動千把個人,千把個家庭。這種累加,也許短時間可以忽略,但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效應,將在不久的將來,造就一個和諧美好的家園,一個和美其美,美美與共的國家。
果真如此,經濟共精神一色,成績與品德齊飛,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將美夢成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