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中思 思中行 精管理 促內涵——淺談如何讓學校的管理工作更高效
作者:西安市未央區棗園小學 潘 濤
發布時間:2017-04-28 14:06:36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現代管理理念要求校長不僅是一個管理型的校長,更應是一個專業型的校長。擔任校長工作以來,我時刻提醒自己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提高自己的管理經驗,努力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做到“學中思,思中行,精管理,促內涵”。
一、提升管理理念,做到“變”與“不變”的有機結合
擔任校長以來,我積極參加各級教育部門組織的校長培訓班學習,通過聆聽專家的報告和名校長經驗介紹,與專家面對面交流,以及名校實地考察實踐,使我受益匪淺。尤其是專家教授們的旁征博引,妙語連珠,名校長們全新的管理理念,扎實有效的經驗做法,非常值得我學習。通過認真總結,全面梳理自己辦學理念,做到“學中思,思中行”,并結合本校實際,修訂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學習亮點,引入“活水”,找差距,究原因,摒棄老套無效的做法,尋找最佳的切入點和改進措施,做到“變”與“不變”的有機結合,因地制宜促進學校發展。
二、做教師的“貼心人”,不斷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校長是主持學校全面工作的權力人物,校長的權威來自于自身的人格魅力,而不是來自于權力。作為學校一把手,我時刻嚴格要求自己。實實在在做事,任人唯賢,平等待人,集思廣益,用清晰的工作思路,開拓創新的意識和勇于克服困難的決心來武裝自己,并把營造“和諧的育人氛圍”作為校園管理的第一要素,堅持以人為本,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最大限度調動教師的積極性。針對本學區農民工子女過多,好多學生的中午飯都是在校門口流動攤販隨便買點零食解決,讓家長非常不放心的問題,我成立了校內托管班,讓孩子們吃上了可口的飯菜,在老師們的細心照顧下,孩子們可以按時休息,安全快樂地活動。看到好多老師早出晚歸,工作很辛苦,早飯經常顧不上吃,我為老師們設立了“愛心早餐”,并提高午餐的質量,讓老師們能夠健康生活,安心工作。通過組織“退休教師座談會”“教職工座談會”“趣味運動會”“教師生日送溫暖”等形式多樣的活動,豐富教職工生活,融入教職工中間,傾聽他們的心聲,時刻把教職工的利益放到心上,做教職工最信任的人,根據他們的需要隨時調整工作思路和方法,提高教職工的幸福指數。
三、打造高素質的領導班子,增強領導班子的凝聚力
一所好的學校必須有一個高素質的領導班子。在統領班子方面,我堅持提高領導班子的素質,要求他們加強自身的修養和學習,樹立服務意識,充分調動班子每個成員的積極性,提出“講方法、懂業務、會管理、敢負責”的工作要求,做到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同時倡導分工不分家,團結協作,民主管理,提升了班子凝聚力。因而使班子工作從不相互推諉,遇到問題總是群策群力。對于中層,充分信任他們,放手讓他們做事,努力做到責、權、利相統一,讓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和領導的器重。要求班子成員少說空話,多干實事;多琢磨事,少琢磨人;多改變自己,少埋怨別人;多撿重擔挑,少推卸責任。多用時間來瞻前、來實干,少用時間去顧后、去空想。要時刻注意自己所處的位置,明確自己的工作職責。
學校的每一位領導成員廉潔自律,率先垂范,不論是負責教育教學還是從事學校管理,每個人都能獨當一面,展現在老師們面前的都是正派、積極、坦誠、講原則、樂奉獻的嶄新風貌,為全校老師作出了表率,贏得了全校師生的一致贊譽。
四、打造專業化的教師團隊,彰顯靚麗的園丁風采
為創建未央教育品牌、辦人民滿意的教育,我校著力打造一支高素質、高能力、樂于思考、勤于實踐、善于總結的學習型的教師隊伍。外塑形象,內涵發展,不僅為教師精心設計制作優雅大方的工服,提升教師的形象氣質,而且積極組織教師進行“新課標培訓”“名師之路培訓學習”“教師能力提升培訓學習”“名師大篷車培訓學習”等活動,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并通過加大外出培訓學習的力度,為教師提供更廣闊的學習平臺,組織教師赴云南考察學習,赴寶雞參加“創新課堂活力課堂”培訓,帶領主題閱讀實驗教師和班主任赴重慶高新實驗一小參加全國第五屆中小學“主題閱讀實驗研究”研討會,參觀了解重慶高新實驗一小優美的校園文化,回校通過反饋交流達到一人受訓,全體受益的目的。通過全員聽課,公開教學,交流研討等活動,為老師們搭建各種展示平臺,彰顯老師們亮麗的風采,提升豐富教師們的自身素養。
五、精管理、抓教研、提質量、促內涵、強特色、謀發展
1.狠抓常規落實,實現精細管理
我校教學管理以常規落實為重點,以提高教學質量為中心,強化常規管理,聚焦細節落實,制定了詳細的教學和學校工作計劃,以及各科各類教學計劃,培優輔困計劃,教師個人研修計劃,校本培訓計劃,教師個人校本研修三年規劃,制定校本研修制度、高效課堂實施方案、素質教育評估體系、課題研究的各項制度,設計了“教研活動計劃表”“教研活動記錄表”“集體備課表”“校本研修問題積累表”“校本研修課例研究表”“培優輔困記錄表”等,并規范備課、上課、作業批改,課外輔導、課后反思各個環節,要求行政領導包年級聽課、巡課、檢查教案作業、深入年級組指導教研教學活動。要求教師認真撰寫業務學習筆記、心得體會。著力教師培訓、優化教師隊伍,同時積極開展評優課,走進家庭,基本功展示等活動。建立教師之間互聽互評制度,把觀課議課落到實處。并圍繞“三個一”進行評議,即“展示一處亮點、發現一個問題、提出一點改進”。及時解決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使每一位教師為了每天的課堂時刻準備著,促使課堂教學有序地從低效走向有效、從有效走向高效。公開公正評價教師的教學成果,形成各項工作有據可查,有章可依,使學校各項管理工作做到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精細化。
2.注重校本研修,加強校本培訓
我校定期召開教科研工作例會,落實教研管理。繼續加強對“校本研修課題”的研究探討,為了扎實推進學校的教研工作,除認真制定教研活動計劃外,教導處認真組織每一次教研活動,做到每一次教研活動內容充實,集體教研和個人教研相結合,做到扎實有效。在教研活動時,同年級教師進行研討交流學習心得,對每單元的教材進行分析,整合教學資源,探討教學方法,認真完成“集體備課表”,充分運用集體的智慧設計優質的教案,并在課堂上進行實踐研究,每個人針對自己或別人的課例進行深刻的剖析,認真填寫“課例研究表”,撰寫研修論文、教育敘事,為自己的校本研修歷程留下珍貴的足跡。學校教導處對這些資料進行整理匯編,形成了《成長的印跡——棗園小學教師論文感悟集錦》《成長的印跡——棗園小學教師“我最滿意的教學設計”集錦》《暖暖的幸福——棗園小學教師教育敘事集錦》三本校本研修資料集。
3.聚焦高效課堂,注重反思交流
立足課堂改革,聚焦“高效課堂”,開展各項教學評優活動,并邀請教研室專家蒞臨指導。在聚焦“高效課堂”活動中,參賽教師都能高度重視,積極參與,以教研組為單位,確定個人賽教課題,賽教時間,交流教學設想,相互探討教學方法,精心設計教案,制作課件,做好上課的充分準備。活動中涌現出了不少精彩的課例,自主、合作、探究,令人耳目一新。每位教師的課都有新的突破,無不讓聽課的領導和老師精神振奮,受益匪淺。在評課活動中老師們能夠積極參與,相互評課,把每一節課都作為課例去探究,研究中多了一份真誠,多了一份相互學習的精神,探討的氛圍感染著每一位教師,大家都在探究,在自己的課堂中如何提高教學的實效性,學校處處洋溢著濃濃的教研氛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