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社會城鎮化、信息化步伐不斷加快,我省教育事業駛入快速發展軌道,許多影響教育事業發展的新情況、新問題也隨之而來,這就需要廣大教育科研人員積極關注、主動探索、科學解決,進而為教育行政部門拿出可行的對策、建議,推動我省教育事業全面、協調、持續發展。

一、國內經濟社會發展的新情況,給教育科研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從經濟社會發展情況看,一些社會、經濟問題不斷出現,需要教育系統去面對。一是剛閉幕的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李克強總理提出,要辦好公平優質教育,以教育現代化支撐國家現代化,使更多孩子成就夢想、更多家庭實現希望。對教育來說,如何加快實現城鎮義務教育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不斷縮小城鄉、區域、校際間辦學差距,需要教科研提供解決辦法。二是《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發展規劃綱要》提出“到2020年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基本形成學習型社會,進入人力資源強國行列”戰略目標,要三年內順利實現這個戰略目標,需要教科研拿出對策和建議。三是加強智庫建設,依靠智庫服務支撐國家戰略和重大決策,成為世界各國政府治理改革的重要趨勢。2015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意見》,將智庫建設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教育智庫作為一種專業智庫,對服務國家教育決策、促進教育事業科學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教科研單位作為教育智庫的主體組成部分,需要盡快實現轉型升級,適應發展需要。四是“互聯網+”已成為當前乃至今后一個時期推動各行各業發展的新動力,在這個大背景下,教育系統如何適應“互聯網+”所帶來的資源形態、教學形態、學校形態的重大變革,需要教科研對其引發的一系列教育教學問題超前研究,以主動適應教育信息化、數字化趨勢,創新育人模式。

二、我國教育發展的新趨勢,給教育科研工作提出了新挑戰

隨著經濟社會不斷發展,教育工作也呈現出新的趨勢。在年初教育部召開的教育工作會議上,陳寶生部長對當前我國教育發展的新趨勢、新情況做了全面分析和系統闡述,概括起來,教育發展逐步呈現出“服務經濟社會全面化、對象群體多元化、社會需求多樣化、全民學習終身化、發展環境國際化”五個方面的趨勢,面對這些前所未有的深刻變化,對教育系統來說,如何進行管辦評分離改革,如何逐步縮小城鄉教育發展差距,如何推進教育現代化,如何有效破解課業負擔過重、片面追求升學率等“老大難”問題,如何有效化解辦學自主權不足、職業教育吸引力不夠、民辦教育活力不強等問題,如何有效應對大數據、人工智能、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等帶來的新挑戰,讓教育變革跟上社會發展,讓我們培養的人不落伍于時代,都需要教育系統特別是教科研戰線去面對、去研究、去探索、去解決。

三、我省教育發展面臨的新問題,給教育科研工作提出了新任務

從我省教育發展來看,當前也面臨許多新情況、新問題。一是縣域內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取得新成效,城鄉一體化程度不斷加快,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不斷深化,以“四新四大”活動為載體的立德樹人工程全面推開,普通高中教育辦學水平快速提升,為提高人口素質,促進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重要的支撐作用。但在教育改革發展過程中,還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比如,城鎮化帶來的城區學校壓力過大問題、辦學水平較高學校的大班額問題、農村學校空心化問題等,如何解決這些問題,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需要教科研人員通過深入研究,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二是“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對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的陜西提出了新的挑戰,如何利用“一帶一路”戰略實施過程中的國際合作交流機會,推進我省教育與省外甚至于國外教育的交流、融合和發展,需要教育科研提出對策。三是關中—天水經濟區建設,大西安架構下的西咸一體化發展,以及“建設西部強省”目標的實現,都必須依靠教育事業提高勞動者素質、培養高素質人才。那么,如何把潛在的人力資源優勢轉化為人才優勢,建立人力資源強省,這就需要教科研工作提出新的辦法。四是提高教育質量,促進義務教育學校均衡、公平、優質發展,滿足人民群眾“上好學”的愿望,是當前我省教育工作面臨的重點任務。如何提高教育質量、擴大優質教育資源、推動學校均衡發展,需要教育科研作出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