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愛育愛 花開燦爛
作者:涇陽縣縣前小學 周 娜
發布時間:2017-04-28 16:08:36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去年秋季開學,我從涇陽縣縣前小學來到了鄉鎮中心校,開始了自己的支教生活。
初來乍到,許多老師善意地提醒我:這個地方外來人口多,家長中蠻橫不講理者居多,與他們溝通難,想得到他們的理解和支持很難。雖然心懷忐忑,但我還是接受了班主任的工作。
經過開學后一段時間的觀察,我發現,孩子們的生活、學習缺乏良好習慣。看到這種情況,我內心酸楚,心中那份責任感不允許我再繼續無所作為。
小朱,我們班一個虎頭虎腦的男生,上課很愛表現,但回答問題總是風馬牛不相及。一天,小朱的媽媽早早來到學校給孩子請假。當我問請假原因時,小朱的媽媽的眼淚奪眶而出,說孩子在家不聽話,說多了還和她頂嘴,昨晚被他的爸爸收拾,沒穿衣服在地上跪了很久,今天早上起來有點發燒。聽了小朱的媽媽的話,我指出他們的教育方式太過極端。因為我了解到孩子在家的表現,得知孩子基礎還是不錯的,但后來他媽媽又生了妹妹后,管他的時間少了,缺乏自控的小朱才慢慢散漫起來。一次我找他聊天,他的話語中有太多對媽媽的不滿。我讓他講講媽媽一天的生活狀況,他滿不在乎地說:“不就是早上送我和妹妹上學后,自己再去小吃店做生意。”我告訴他:“周末回家要好好觀察一下你媽媽的生活,下周一來告訴我。”
周一我剛到學校,小朱就找到我,說:“老師,沒想到我媽在店里不僅要做大廚,還要做小工洗碗,甚至還要當服務員給顧客送飯!”看來小朱已感覺到媽媽的辛苦了,我聽后笑了笑沒再多問。
中午我約小朱的媽媽來學校,讓他們母子在辦公室里談談心。二人看著我似乎有些不太自在,我借故離開辦公室,給他們母子留出單獨相處的空間。二十分鐘左右我再進去的時候,看見媽媽的眼睛紅紅的。“真羨慕你有這么一個好媽媽,雖然有了妹妹,但始終還是這么愛你、關心你,抱抱你的媽媽。”聽我發話了,傻小子張開雙臂抱住媽媽,但還沒等媽媽反應過來,他就撒開了手。我讓他多抱一會兒。當他再次抱住媽媽,感受到媽媽的手搭在他的腰間時,他的眼淚像斷了線的珠子往下掉。母親的頭埋在兒子的胸前,不停地嗚咽著。看到這種場面,我的鼻子也酸酸的。于是,我提議今后小朱每晚必做的功課就是深深地抱一抱媽媽,給她說句“我愛你”。
后來每看到他,我便會問一句:“小朱,這幾天那個作業完成得怎么樣?”“按時完成著哩!”話音沒落,人已經跑出老遠了。
期中考試后的家長會上,再次見到小朱的媽媽時,她感激地說:“周老師,現在小朱在家懂事多了,都是您調教的結果,謝謝您!”看著小朱的媽媽臉上幸福的微笑,我感到很欣慰。
但不是所有的家長都會配合老師的工作。我們班的小白,在學校可是個“名人”。他作業基本沒完成過,考試各科成績幾乎都是剛滿兩位數。開學不久,我就和家長溝通過,好話說了一籮筐,但沒有任何改觀。后來,建議讓他媽媽來陪讀,但兩天以后,就再也沒看到這位家長。為此,班上成立了幫扶小組,但大家的熱情卻讓他拒之門外,他始終沒有改變。
一天,小白在寫東西,隔壁班的老師看見了問:“小白寫啥呢?”讓我沒想到的是,他竟然說話了:“我老毛病又犯了,在補作業。”說著還用拳頭擊打自己的頭。看著他不知所措的樣子,我估摸著得想個辦法幫幫他才好。
語文課上利用口語交際“幫他出主意”這一活動,我讓大家幫小白出主意。有學生說:“他和小白是一個村的,有時見他作業沒寫完就出去玩了,我今后可以提醒他寫完作業以后再玩。”有學生說:“我也和他一個村,我可以每天去他家檢查作業,如果沒完成,我監督他把作業寫完。”還有人說:“我可以利用下課時間幫他把落下的知識補上。”大家七嘴八舌,話題主人公在大家的發言中紅了臉,低下了頭。
在以后的日子里,大家都盡自己所能幫助他。我也沒有因為他成績仍然是全班最后一名而批評他,更沒有拿他以前的事來說,只是私下讓同學多幫他。班會上我專門給他頒發一張獎狀,上面寫道:小白同學,這學期開學以來你能克服困難,每天堅持完成作業,超越了自己,有了可喜的進步。希望你再接再厲,與大家同步前進。
他拿著獎狀,雙手顫抖著,在大家的掌聲中他的臉紅了,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能看出當時他非常激動。
我深知,自己不能在孩子們前進的道路上一直為他們鋪滿鮮紅的地毯,但我可以在與他們相遇的那段日子里,用堅持、不放棄的愛來見證他們生命的每一次拔節。讓那顆植進他們心田的愛的種子,在我們分別以后繼續扎根生長,開出絢麗的生命之花。
點評:
問題學生轉化是班主任老師必備的基本功,也是班級管理中非常棘手的基礎性工作。班主任要善于了解學生,與他們進行情感交流,平等地對待學生,他們才會在心理上與你產生共鳴。文中對兩位問題學生從不同角度轉化的案例來源于生活,施教效果明顯,具有可操作性。周娜老師根據小朱的情況對他進行感恩教育,為他們母子創設教育機會。她主動回避打破了僵局,適時介入避免了尷尬,引導他們母子深情地一抱,解開了他們深藏內心已久的疙瘩。真誠的溝通拉近了親情間的心靈距離。通過對小朱經常性地提醒,進行跟蹤教育,鞏固了教育成果。孩子變得懂事了,難怪小朱的媽媽感激周老師。針對小白的轉化,成立了幫扶小組,利用“幫他出主意”的活動,激發了大家的熱情,同時也激發了小白的上進心。出其不意為小白頒發的獎狀,愣是把傻小子激動得雙手顫抖。孩子們的進步飽含著周老師的心血。培養學生就應該從情感開始而不是從知識開始。當學生離開學校時,帶走的不僅是知識,更重要的是做人的道理及對理想的追求。
——張勝利(全國知名班主任,河南省最具智慧力十佳班主任,中學高級教師,著有《班級主流文化的魅力》《致遠情·教育夢——班級主題活動開發與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