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發布第38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到7.10億,其中手機網民規模達6.56億,手機在上網設備中占據主導地位。[1]微信作為近幾年迅速發展的社交工具,據統計到2015年第一季度,微信已經覆蓋中國90%以上的智能手機,月活躍用戶達5.49億,用戶覆蓋200多個國家、超過20種語言。[2]因為微信有使用便捷,覆蓋面廣,功能齊全等優勢,它也逐漸受到了少數民族大學生的青睞,逐漸成為他們日常生活學習的必備社交工具。比如,微信推出的2013版維吾爾語版本,極大地滿足了維吾爾族學生的社交需求。據調查發現,在被調查的465個維吾爾族大學生中85.3%正在使用微信。[3]對于維吾爾族學生來說,微信不僅擴展了社交圈,豐富了他們的學習渠道和精神生活,也在一定意義上拉近了與異鄉親人的情感距離;對于高校輔導員而言,微信暢通和豐富了其與維族學生的溝通渠道、教育渠道,朋友圈功能也加強了輔導員與維族學生的情感互動,為少數民族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微信在對少數民族學生進行教育和管理方面發揮了獨特價值,但也暴露出值得深思的一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