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塊理論視角下的大學英語寫作教學淺議
發布時間:2017-04-13 10:15:21
雖然語言學家們對詞塊的描述方式不盡相同,但其內涵基本一致。詞塊是人類交際的最小單位,不是單個的詞而是詞塊,即模式化的詞語板塊。話語的形成依賴于預知詞塊的重復、修正和連接,因而“理解語言的基礎是理解詞塊”[3]。Lewis(1993)認為詞塊是“構成語言基礎的單個詞或詞串”[4]。他認為語言不是由詞匯化的語法而是由語法化的詞匯構成,理解和表達詞塊是語言習得的基礎,這些詞塊是連續的、不可拆分的詞匯鏈,提高語言能力和獲取語言知識依賴于對這些詞塊的理解和應用。因此,我們可以把詞塊界定為介于詞匯與句子的特殊語言現象,是具有一定結構、明確功能和完整意義的多詞單位。詞塊通常以固定或半固定的預制模塊儲存在記憶中,在語言使用的過程中無需語法生成,可直接提取,有利于語言表達的流暢性和地道性。對于詞塊的分類,現在學界應用較廣泛的是Lewis的詞塊四分法。他將詞塊分為四類:①單詞與多詞詞塊(words and poly-words),如nevertheless,to and fro,butter and bread。②搭配詞塊(collocations),如catch a cold, make a mistake, be suspicious of等。③固定表達詞塊(fixedexpressions),包括問候語、禮貌用語、習語等,如Good evening,are you all right, like a drowned cat等。④半固定表達詞塊(semi-fixedexpressions),如It is the truth that …,could you pass…, please等[5]。這種詞塊分類法內容相似,符合語言規則,可接受性強,對研究語言習得有重要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