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成癮”對95后大學生人際交往的危害及其對策探析
發布時間:2017-04-13 16:36:38
根據2016年1月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37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中顯示:截至2015年12月,我國網民的人均周上網時間長達26.2小時,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的人群占比達到90.1%,網民中學生群體的占比最高[1]。95后大學生處于心理發展的不成熟期,使他們在享受手機所帶來的娛樂和便利的同時,也間接成為“手機成癮”的高危人群。手機成癮又被稱作“手機依賴”“手機焦慮綜合征”“問題性手機使用”等,目前,國內外學術界對其定義的界定還沒有統一的說法。國外研究較早的有 Bianchi 和Phillips,他們對手機成癮的定義借鑒了行為成癮的原理,認為手機成癮可能源自缺乏社會控制或者缺乏對使用方面的自我控制[2]。國內熊婕將其定義為:由于不當使用手機而造成的生理及心理上的不適癥狀[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