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研究
作者:江蘇省海門市余東小學 顧青華
發布時間:2017-04-11 09:32:35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小組合作學習作為一種生生互動的教學方式,能夠促進學生的相互鼓勵與支持,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完成一個任務,或者達成某一個結論。在課改過程中,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養成,因此教師就需要注重開展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這樣就會增強學生的互動性,增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提升課堂的教學效率。
一、目標明確的準備階段
在課程預習階段,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來進行預習,為了提升預習階段的效率,教師就需要明確預習的目標。學生在目標的指引下,就能夠根據實際情況來進行任務的分配,學生就能夠高效完成自己所負責的任務。在目標設置的時候,教師最好選用學生熟悉的話題來促進學生的小組合作,這樣也能夠提升學生在合作過程中的積極性。
比如:在學習“I can play basketball”這部分內容的時候,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針對運動詞匯的查找開展小組合作活動,在活動中每個人需要找自己喜歡的運動的詞匯,在進行課堂教學之前小組成員需要將自己找到的詞匯放在一起進行討論,這樣在上課之前學生對上課內容就有一定的了解,在課堂上就會與老師進行積極的討論。
二、高效開展的實施階段
在課堂開展過程中,教師為了增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也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小組合作教學,此時教師就需要注重分組的合理性,將優秀生、中等生以及后進生進行合理搭配,實現學生之間的能力互補。這樣學生在討論的時候就能夠保證問題解決的高效性。學生在小組合作中,教師需要時時對學生的行為進行監控,對學生在討論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困難進行指導幫助,保證小組合作活動的順利進行。
比如:在學習譯林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上冊“Our new home”這部分內容的時候,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對學生講解了與home有關的單詞以后,教師為了增強學生對這些詞匯的應用,就可以讓學生開展小組合作活動。在小組合作中,每個小組成員要將這些剛學過的單詞應用到自己家庭的介紹過程中,該學生介紹結束以后,其他的小組成員要給該學生指出表達中存在的問題,在不斷的小組討論中,每個學生就會了解自己對這課內容的掌握程度,接下來就會有針對性地進行再次學習。再比如:在學習“At the snack bar”這部分內容的時候,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模式來模擬“snack bar”中的場景,在場景模擬中學生就能將剛學習的句式、單詞應用進來,而場景模擬的過程也符合小學生的學習心理,因此學生能積極參與到場景中,積極和別的小組成員進行互動。在整個小組模擬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對課本知識進行了鞏固,而且鍛煉了對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
三、獎懲分明的評價階段
由于目前小組合作中經常出現一些小組成員不積極參與的情況,因此在合作結束以后,教師就需要針對小組成員的不同表現作出不同的評價,實現評價階段的獎懲分明,這樣才能夠激勵學生積極參與到小組合作過程中,在合作中積極提出自己的意見,在活動過程中增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應用。而教師需要及時觀察學生在小組討論中的表現,作好記錄,這樣才能對學生客觀地進行評價。學生也更容易接受評價的內容,積極改進自己的行為。
比如:在學習譯林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上冊“Dolls”這部分內容的時候,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教師先讓每個學生畫出自己喜歡的玩具,然后在小組中介紹自己喜歡的玩具,教師在對學生討論進行觀察的時候,主要是對學生的積極參與程度、表達能力、詞匯句子等多方面進行評價,基于此對學生進行評價的時候,學生就知道自己還存在著哪方面的不足,然后進行積極的改進。
綜上所述,小組合作教學模式作為一種高效的學習模式應該積極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進行推廣,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作好引導,保證小組合作能順利展開,學生在合作中遇到困難的時候,教師能及時提供幫助,讓學生真正從小組合作中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