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高中英語開學第一課
作者:陜西省寶雞市金臺高級中學 王維博
發布時間:2017-04-10 10:08:44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編者按:
陽春三月,開學如約而至,但孩子們的心似乎還陶醉在春節的喜慶之中,穩不住神、靜不下心,無法集中精力投入到學習中去。身為老師,如何幫助孩子們把放飛的心收回來,調整好心態,以昂揚的精神狀態投入到學習中,成為開學的首要任務。作為教師,如何上好開學第一課?開學第一課怎樣上才有意義?這里分享幾位教師自己的開學第一課,希望能對廣大的教師有所啟發。
貼過了春聯,拜過了新年,走過了親戚,賞過了花燈,新的學期伴隨著春天的腳步緩緩而至。
“一年之計在于春”“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每年春季開學之際腦海里總會想起這兩句話。長短相宜的寒假結束了,新的學期開始了,但學生的思想情緒仍舊沉浸在濃濃的傳統文化年味中,如何為孩子們呈現精彩而有意義的“開學第一課”,是我們每一位教師必須考慮的問題。
新修訂的《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待頒布)更加重視文化學習,提出了“文化品格”的概念,把培養學生的文化品格作為學科核心素養要素之一,進一步豐富了“文化”在英語課程中的內涵。如果開學第一課老師引導學生在地域文化的認同分享中將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之文化品格潛移默化、潤物無聲地植入英語課堂,必將走穩提升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第一步。作為一名任教多年的高中英語教師,結合當前新課改背景和英語學科特點,我建議:在地域文化的分享和文化品格的形成中上好高中英語開學第一課。
一、未雨綢繆,預設安排
春季開學人教版高一英語教材必修三第一單元的核心話題就是“節日”,教師可以因勢利導,在春節前放寒假時,按照高中不同階段學生的認知水平、思維意識和學習能力為學生預留一定的趣味性課外英語研究性學習活動。活動可以緊緊圍繞“節日”這一核心話題來設置。譬如:引導學生利用寒假搜集整理與節日話題相關的詞匯、短語、句型。通過課外閱讀摘抄與節日相關的英語短文。在走親訪友的過程中感受中國傳統文化和本土地域文化的魅力。利用外出旅行體驗春節期間不同地方的風土人情、美食文化等。用英文記錄自己節日期間對傳統文化的感受及對東西方文化差異的思考。搜集整理記錄的素材,可以以手抄報、英文日記或PPT的形式呈現,以備開學第一課分享交流之用。這些課外研究性活動有別于以往的紙質作業,既減輕了學生的課業負擔,又增強了他們的動手實踐能力,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將英語課堂知識與技能的學習轉化為課外能力與素養的提升。
二、水到渠成,分享交流
新學期開學第一課,學生還沒有完全進入正常的學習狀態,剛剛發到手的新書還沒有進行必要的預習,對新教材新內容不甚了解,如果我們按部就班地教授新課,不但不會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反而會讓教學效果大打折扣,更談不上學生學科素養提升及文化品格的形成。基于寒假初期老師課外主題活動安排和學生假期實踐整理的內容,分享交流假日課外研究性學習的成果就成了開學第一課有備而來的最佳選擇。開學第一課,開放性教學活動為實現英語課堂學生核心素養之文化品格的形成找準了方向,開了一個好頭。
三、化零為整,成果匯編
在開學第一課學生分享的基礎上,教師可以將課堂教學成果與個人校本研修結合起來,將學生分享的成果,加工改造,進行成果匯編。這樣的做法既是對學生勞動成果的尊重也體現了教師的創造能力,同時完成了“課前預設、課中分享、課后拓展”的教學任務。個人在多年的探索與實踐中,對分享交流的成果進行匯總整理,編寫了本校英語校本教材《地域文化美文閱讀與欣賞》。該校本教材突出地域文化特色,話題素材大多源于學生搜集整理分享的英語詞匯及短文,內容涉及中國傳統節日的背景介紹、慶祝方式、文化含義、本土特色文化推廣、名勝簡介、陜西特色美食介紹。該校本教材選材源于開學第一課學生分享的成果,并用英語介紹傳統地域文化,內容選擇關注學生人文素養、學生的自主發展能力、評判能力及跨文化交際的能力。近年在春季開學第一課,我們把它作為人教版教材的課外輔助閱讀材料來使用,受到了本校師生的廣泛好評。
四、因材施教、反思提升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就當前高中新課程實施方式而言,核心素養及其文化品格目標要求英語教師要樹立語言教學與文化學習相互促進、相互滲透的意識,引導學生通過探索、體驗、比較等多種方式學習語言知識和中外文化知識。同時要注意語言知識、技能和策略的整合性學習和運用,注意將文化知識轉化為內在的具有正確價值取向的認知、行為和品格。反思自己多年開學第一課的嘗試,個人認為:課堂是學生核心素養形成和發展的地方,課堂應該富有文化含量,既要有對地域文化的認同,又要有文化品格的形成,基于這樣的課堂教學要求,開學第一課的教學設計應把握好以下幾個方面:
1.教學目標體現高階認知,通過假期前安排的開放性任務,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樂于分享,多元評價。
2.打造生本課堂,關注學生個體差異,包容學生不同觀點,營造民主、交流、合作、和諧的課堂學習氛圍。
3.重視在語境中、在語言學習分享交流活動中學習語言和文化。
4.引導學生在分享中通過感知、比較、分析和鑒賞,理解文化異同,開闊國際視野。
5.針對學生整理的中外傳統節日內容,引導學生正確對待不同文化,防止盲目效仿。
6.幫助學生理解和分析教材文本語篇所承載的文化內涵和價值取向。
7.根據本校課程設置及學生需求設置中外文化鑒賞校本拓展課程,進行文化專題教育。
總而言之,通過豐富多彩的生本課堂活動讓學生從對假日生活的體驗和對傳統文化的認同中逐漸過渡到外語課堂中,在跨文化交際中分享個人假期所思所獲,增強學生對傳統文化尤其是地域文化的認同感。同時通過所學英語傳播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開闊師生的國際視野,形成良好的文化品格,這樣的開學第一課必將會為本學期的英語教學開好頭、鋪好路、搭好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