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事業直接關系著國家經濟實力的增長,在我國經濟不斷發展的時代背景下,素質教育也開始普及于小學教育階段,其堅持以學生為中心開展教學活動,強調小學生的全面發展,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和熱情,進而提升教育的有效性。

一、小學開展素質教育中出現的問題

受到傳統應試教育思想、教學模式的影響,小學在開展素質教育工作時仍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從學生的角度分析,學生沒有完全適應素質教育方法,缺乏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特別是學生仍缺乏良好的探索意識和創新意識,依舊比較依賴教師;從教師的角度分析,為完成學校布置的教學任務,達到教學目標,教師仍采取灌輸式的教學方法,沒有從根本上轉變教學方法與觀念,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素質教育的有效性。此外,大多數學校認為素質教育僅在課堂中,而忽略了課后和校園文化,使得素質教育過于片面化。

二、解決小學開展素質教育中問題的途徑

為科學解決小學素質化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學校與教師應共同努力,從學生年齡特征、興趣愛好、發展需要等方面入手,創新課堂教學方式,將素質化教育貫徹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素質化教育的作用,為學生全面健康成長創造更好的條件。

1.增加素質教育的投資。

教育事業一直是我國政府部門關注的重點,因此,教育在財政支出方面占據較大比例,但受到多種內外部因素的影響,教育投資大多集中于專業課程開發、科研活動等方面,素質教育投資較少。因此,針對這一現象,學校應及時轉變素質教育觀念,合理增加素質教育的投資,設置素質教育專款投資,做到專款專用。同時,學校應制定科學的資金管理制度,結合學校規模、學生發展需要等方面的因素,將管理制度貫徹在素質化活動開展過程中。

2.培養高素質師資隊伍。

培養高素質師資隊伍,是提升素質教育有效性的重要保障,學校必須重視對教師的培訓工作。首先,定期開展教師培訓工作,不斷創新教師培訓模式,如學校可與其他兄弟學校合作,聘請專業的小學教育研究人員,對教師進行授課,轉變教師教學觀念,樹立教師素質教育的意識。在培訓過程中,可采取賽課等方式,向教師完整地展示素質化教學課堂,提升教師專業技能水平;其次,引導教師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在豐富課堂素質化教學活動的同時,主動關心學生,為學生全面發展奠定堅實基礎。最后,學校應制定完善的教師考核制度,將素質教育活動納入到教師績效考核中,提高教師整體責任感。樹立優秀的教師榜樣,帶領教師一起學習,督促教師不斷提升自身專業水平。

3.明確素質化的教育觀。

明確素質化的教育觀,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首先,將教學目標與素質教育相統一,合理區分科研活動與素質教育活動,加大對素質教育活動的重視,從學生個性特征、興趣愛好等方面入手,創新教學目標,同時,學校需加強教師之間的交流合作。其次,樹立教師教書育人的意識,引導教師主動關心學生,使得教師意識到小學素質教育的重要性,積極推進素質教育進程。最后,制定素質化評價標準,更加全面地對教師教學工作進行評價,不再以成績作為唯一標準,也加入學生評價等方式,讓學生選擇最喜愛的教師。

當前,小學開展素質教育活動的過程中,仍存在教學觀念陳舊、應試教育思想頑固等多種因素,嚴重制約著小學生全面發展。因此,為保障素質教育活動的順利進行,學校應積極尋求政府機構和社會組織的支持,增加素質教育的投資,明確素質化教育教學觀,培養高素質的教師人員,為小學生的成長創造更好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