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市教育精準脫貧實現“三個三”
作者:本刊訊(通訊員 付長林 代百榮)
發布時間:2017-04-05 10:31:56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漢中市按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和貫徹科學發展觀,堅持扶貧先扶智和教育優先發展,把教育脫貧融入到全市“六個一批”脫貧攻堅工作大局中去,實現了教育脫貧工作“三覆蓋、三提升、三推進”。
一是教育資助覆蓋全市所有貧困縣、貧困村和貧困家庭學生。為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先后制定《脫貧攻堅教育支持計劃實施方案》和《漢中市教育系統脫貧攻堅實施方案》,根據市扶貧辦提供的貧困家庭信息,摸清每個貧困家庭學生基本情況,對貧困家庭所有學生建檔立卡,建立從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覆蓋的貧困生資助體系,確定到2018年脫貧97730人任務。其中學前教育脫貧8494人,小學教育脫貧33917人,初中教育脫貧22997人,高中教育脫貧20880人,職業教育脫貧2960人,大專以上教育脫貧8482人。比市委、市政府下達的精準脫貧教育支持計劃8萬人的目標任務多17730人。去年秋季印發了《漢中市普通高中免學費實施方案》,實現了從學前一年到普通高中十三年免費教育,落實各類教育經費保障資金4.42億元。2016年全市有38766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子女享受各項教育脫貧支持,比計劃超了4868人,覆蓋到每一個貧困縣和貧困村,支持資金達1.6億元,貧困生人均享受助學支持資金4127元。
二是提升了貧困縣和貧困村辦學條件、師資隊伍和技能培訓工作。2016年大力實施貧困村中小學建設項目,投資8433萬元建設112所學校和農村學校教師周轉宿舍建設項目12所。建筑面積5.8萬平方米,惠及學生2.6萬名。實施貧困村幼兒園建設項目15所,投入2884萬元,建設面積2萬平方米,新增學位2410個,進一步提升了中小學幼兒園辦學水平。出臺《漢中市鄉村教師支持計劃》,為貧困縣區招收特崗教師440名,通過公開招聘816人。全面推進義務教育教師、校長輪崗交流,全市交流教師、校長1826人,占符合交流條件人數的19.03%。選派12624名教師參加國培、省培和“影子培訓”等,參訓到位率達100%。全面落實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共補助鄉村教師11080人,發放補助資金1477.2萬元,人均補助標準1333元/年。加強農村實用技術和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開展駕駛、茶葉栽培等培訓171期1.5萬余人次。
三是免費大專學歷職業教育、專項計劃和職教學生高薪就業推進精準脫貧。2016年在漢中職業技術學院、陜西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對移民搬遷戶、農村和城市低保戶、貧困戶適齡子女136名開展免費大專學歷職業教育。認真實施專項計劃招生工作,全市符合國家專項計劃資格22008人,符合地方(高校)專項計劃資格17874人,貧困專項計劃錄取1376人,增加了貧困家庭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阻斷了貧困代際傳遞。多渠道促進中職學生升學、高薪就業,全市共有800余名中高職學生升入高一級學校繼續學習和深造,其中通過單招考試升入本科56人,其余2000余名中職畢業生均實現了對口安置高薪就業,月均收入達到3500元以上,部分專業達到月均5000元以上,真正實現就業一人,脫貧一家的精準扶貧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