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師興則學校興,青年教師強則教育強。”學校和教研組只有讓更多的青年教師成長為優秀教師和名師,學校才能實現內涵發展和持續發展。

一、學校層面

制定規劃定目標。培養青年教師是一項系統工程,學校應成立培養青年教師的領導小組,制定青年教師培養規劃,出臺青年教師培養措施,落實青年教師培養責任,明確青年教師培養目標。比如“一年適應、三年合格、五年優秀、七年骨干”的目標。

思想教育明方向。青年教師初到教育工作崗位時有一腔熱情,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就會感到枯燥乏味。加之教師行業有著“工作任務重,在校時間長,學生難管理,家長期望高,課改難適應”等特點,許多青年教師會出現“身心疲勞,職業興趣轉移”等現象。這時學校就應該及時跟進,做好青年教師的思想教育和引導工作:可采取讓優秀教師談從教體會,分享從教快樂;讓師德標兵談教師的職業追求;指定專人與青年教師談心等方式幫助青年教師及時走出心理焦慮,正確地認識自我,符合實際地評價自我,確定職業發展目標。

師徒結對傳幫帶。

校本培訓上水平。學校可根據不同時期需要,請校外專家、教授、名師和本校名師不定期對青年教師和全校教師進行各種形式的校本培訓,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和研究能力。

實踐鍛煉壓擔子。學校應本著“為青年教師鋪路,做青年教師人梯,逼青年教師上進,促青年教師成長”的原則,有意識地讓青年教師多挑重擔,多做工作,如擔任班主任工作,上公開課,承擔教改實驗課題等,以幫助青年教師在實踐中長才干。

學習進修上臺階。

參加比賽展才華。學校要給青年教師提供各類參賽機會,青年教師一旦在比賽中取得成績,則抓住時機,大力宣傳,促使更多的青年教師積極進取,奮發向上。

教育科研促提升。教育科研是提高青年教師素養的有力抓手。學校一方面申報不同級別的課題,成立由老中青教師組成的課題組,共同研究方案,組織實施;另一方面組織青年教師結合本校教育教學實際,確立校本微課題研究,每年一期。學校做好對課題研究過程的督促、檢查、指導,做好結題、總結、獎勵工作。這樣堅持數年,會有效地提高全校教師的教育科研能力。

評優樹模立榜樣。學校每學期結合平時檢查記錄、教師成長檔案和教育教學實績評選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等,樹立典型,給予表彰獎勵,讓青年教師學有榜樣,敢有目標。

選賢任能給位子。學校要按照德才兼備、任人唯賢的原則,不斷啟用優秀青年教師參與學校的各項管理,不斷給學校管理隊伍注入新鮮血液。

二、教研組和備課組層面

抓好集體備課。集體備課由學校出臺實施指導意見和實施細則,統一安排各備課組集體備課的時間、地點。每周一次,每次1-2節課。由教研組長指導,備課組長具體主持實施。開學初,備課組長分配好各位老師主筆書寫的“教學設計、教案、導學案、課件”的任務,列出本學期每周集體備課的中心議題和中心發言人,中心發言人事先準備發言稿。每次集體備課有五項任務:首先對上周已上過的課進行反思、修改、完善,討論教學得失。其次,對主筆老師寫好的教案、制好的課件進行討論、修改。第三,由下周教案的主筆老師從教材內容、重點、難點、教法、學法等進行說課,其他教師對主筆老師的教學設想進行討論、完善,達成共識寫出共案。上課教師根據所帶班情況和個人教學風格進行補充、拓展,形成個案。第四,由中心發言人作中心發言,大家發表意見和建議。第五,討論教學中遇到的其他問題。集體備課時,備課組長應多給青年教師發言、寫教案、談體會的機會,然后引導中老年教師對青年教師的發言予以點評。

相互聽課評課。

舉辦教學論壇。教研組每學期可安排1-2次教學、教研論壇。如將“怎樣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怎樣進行課題研究”等作為論壇內容。舉辦論壇前,先讓教師根據論壇主題作充分準備,讓老師隨時展示自己智慧的火花,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教研組長適時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