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小學作文起步教學之我見
作者:陜西省西安市蓮湖區工農路小學 黃 瑩
發布時間:2017-03-24 15:06:10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中之重,在語文教學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也是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具體體現。但是,長久以來它卻成為令學生十分頭疼的一大難題,尤其是在農村小學,起步作文讓老師覺得難教,讓學生傷透腦筋。老師在課堂上花費大量時間教寫作方法,分析范文……學生也是冥思苦想,寫了一遍又一遍,卻只能寫出干巴巴的幾句話。老師針對農村起步作文難這一現狀,該如何進行作文教學呢?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激發興趣,讓學生樂寫
人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不論做什么事,首先要對該事物有興趣。心理學認為:能讓人產生興趣的事物一定是滿足了人們內心需求或者給人們帶來愉快體驗的事物。因此,在作文教學中,我始終堅持一個理念——讓學生覺得寫作文是輕松愉快的事,讓學生從寫作中收獲快樂與自信。
1.在玩耍中寫作。
人們總是對新鮮的事物充滿好奇,沒有接觸過作文的農村學生對寫作文也是充滿期待,所以第一次寫作體驗很重要。我將游戲與作文結合起來,作文課上折紙飛機,剪莫比烏斯圈,聽故事,玩木頭人游戲……孩子們跟我邊玩,邊說,邊寫,課堂里充滿歡樂。
2.多鼓勵少批評,尊重學生的勞動成果。
NLP(神經語言程序學)上有這樣的觀點:掌握新的技能應該先去實踐,獲得肯定,再去實踐,獲得肯定,久而久之,形成能力。秉承這一理念,作文教學中我以鼓勵學生為主,雖然學生寫的作文不是中心不明確,就是選材不典型,描寫不生動,內容只字片語,錯別字、病句等讓老師苦惱。但是不管是什么樣的作文都是學生辛辛苦苦寫出來的,老師應該尊重孩子的勞動成果,以肯定為主,盡量挖掘出作文中的閃光點給予表揚。所以,我在批改學生作文時會給他印一個寫著“加油”“你真棒”等含鼓勵語言的小圖章。會用夸張的表情和動作來表揚學生作文中的閃光點,讓孩子獲得愉快的心理體驗。
二、注重觀察積累,讓學生會看會說
學生對作文充滿興趣,這只是起步作文的第一步,接著,我們老師要讓學生寫作時有話可說,有內容可寫。我經常給學生強調要多觀察多積累,但是觀察積累對作文剛剛開始起步的農村學生來說是個十分抽象的概念,所以在農村的作文起步教學中,老師應該把觀察積累具體化。要讓學生知道什么是觀察與積累。我個人認為:觀察不僅僅是用眼睛去看自己周圍事物的樣子,還應該包括用耳朵去聽自己周圍的聲音,用鼻子去聞自己周圍的氣味,用嘴去嘗自己周圍能入口的東西的味道,用皮膚去感觸自己周圍事物的特性,用心去體會自己周圍事物給予自己的感受;積累是將自己觀察到的感悟到的點點滴滴和自己發現的好的詞句等記錄下來。
課堂上,我先給學生明確了什么是觀察與積累,引導學生用自己的眼、鼻、口、耳、手、心去感知自己周圍的事物,尋找一些有代表性的事物,讓學生選擇最適合該事物的觀察方式來進行觀察,觀察多少就記錄多少,再按照合理的順序進行加工整理,形成作文。比如在訓練學生用眼觀察時,我引導學生觀察我的樣子,我問學生:“觀察黃老師,用哪種觀察方式最合適呢?”“用眼睛看?!睂W生回答道。“那你看到了什么?”學生一下炸開了鍋,七嘴八舌地說開了,有的說看到我穿著一件花T恤,有的說看到我的頭發很長,還是卷發,還有的說看到我穿著牛仔褲,是藍色的,綠涼鞋……只要學生說的與我的樣子有關,我就會引導他把自己剛說的內容寫在日記本上,并讓學生比賽,看誰看得多,記得多,當然,也允許他們記錄別的同學說的自己沒說到的內容。這樣學生們開始慢慢留心自己周圍的人和事,學會了動用自己身體的各個感官去觀察。
總而言之,在教學中,針對農村學生的實際情況,老師要采取靈活多樣,符合學生實際的教學方法,幫助他們養成勤于觀察、積累、樂于寫作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教給學生寫作的方法。同時,老師也要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不斷探究適合自己學生的新教法,在作文教學中,認真教學,耐心指導,精心培育,持之以恒,為農村學生起步作文打開快樂之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