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發展到現在已經不是一種簡單的育人和學知識,而是一種投資和回報。時下,大多家庭只有一個孩子,家長和親朋都非常重視,孩子優越性很強。加上國家提倡減負,學生的家庭作業也少,但也有極個別不按時完成作業的學生,遇到這樣的情況怎么辦?

我現在帶的班級,大部分學生有明確的目標和理想,知道學習的重要性和學習的主要目的,只有極個別學生一天糊涂過日子,不按時完成數學家庭作業。針對此,我采用先說教,再冷處理的辦法,進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目前有一點效果,具體是這么做的:

1.端正態度,事半功倍。

由于才新接班級,對班上的學生不熟悉,一開始有幾個不按時完成作業的學生,我只是批評警告一下,沒想到不按時完成作業的現象越來越嚴重了。后來,我就進行了分組,讓組長檢查并負責匯報檢查結果。還是他們幾個,我把他們叫出來進行單獨談話,他們不是不會,而是不想做,是態度的問題。我告訴他們:一次兩次我可以容忍,但超過三次,我就會讓他們選擇:要么留級、要么轉學、要么請家長,一開始幾天還有效果,我也暗自觀察,可好景不長,這幾個學生的毛病又犯了,怎么辦呢?其實每次數學作業,我布置的不是很多,就是填寫練習冊。然而,他們態度不端正,完成不了。

2.語言教育的感染。

中秋節收假上課第一天,各組組長回報檢查情況不容樂觀,又是那幾個學生沒做,我很想在教室狠狠地批評他們一頓,可想了又想,沒必要,于是當著全班學生說了這些話:你們到學校來讀書不是給老師讀,不是給父母讀,而是給你們自己讀;父母為什么要離開你們外出打工,他們是為了給你們創造更好的生活環境和學習環境,他們想離開你們嗎?不想,但沒有錢供養你們,他們必須離開,而你們呢?是怎么做的呢?是如何來回報父母的心血換來的好環境和生活費呢?老師批評你們不為什么,只是讓你們能更好地明白學習和做人,知識和親情、環境和未來都把握在你們自己手里。家庭作業不多,為什么那么多同學都能完成,而你們幾個完不成呢?是什么原因?我想此時你們應該會反思的,老師是恨鐵不成鋼,批評你們甚至對有些同學進行了必要的懲罰,我想你們是會理解的。

這些簡單平實的話語可能對這幾個不完成作業的家伙有所震撼,早讀后的第二節課,這幾個學生到我的辦公室找我,說讓我原諒他們,說以后再也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他們知道錯了……我沒有說什么,只是說,只要你們明白了就好,要轉變就得每天按時完成作業,而不是只說不做,老師相信你們能做到。我不知道他們明天會不會做完作業,但至少今天他們的行動讓我意識到教育真的要慢,慢了就能出彩。

3.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數學是一門實踐性、邏輯性很強的學科。小學生邏輯思維跟不上,但可以通過動手實踐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學10以內加減法時,可以用小木棒來擺;在學100以內的乘法時,也可以用小木棒及教具,這些都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愛上學數學,進而改變他們不完成作業的“壞習慣”。

其實,學生不按時完成作業是對老師出的一個難題。但我覺得,應該從細微處出發,從學生的接受能力出發,找到合理的支點,慢慢地啟發引導,會有效果。以上僅是我對不完成作業的孩子的一點做法,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