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所以反復想這個問題,在于意識到,我們所受的專業訓練是有限的,教師的教學實踐可能也是有限的;人應當在最適宜學習的時期多學一些東西,多鍛煉,多體驗,如此方能形成“經驗”。特別是中小學教師,倘若能從一開始工作就注重業務修養,起點高,“底子”厚,教學就可能是一件輕松愉快的事,他很可能比一般人更能領略職業趣味,而不會視教學工作為苦役。因此我在對青年同事談到,在從教之始,有點眼光,能多學一些,把“底子”夯實了,有獨立思考的意識;盡可能多體驗,多嘗試,哪怕經歷挫折和失敗,也會是很有價值的。走過這十年,職業狀態很可能就“定型”了。如果這十年經不住誘惑,心猿意馬,見異思遷,或是隨波逐流,遇難即退,那何來“底子”?每個人在求學時,都不希望遇上平庸的教師,我們沒有任何理由輕視自己的職業,自甘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