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學生遲到問題是班主任工作的一個常規環節,也是一個令很多班主任頭痛的問題。

有一年,我中途接了高三一個普通班的班主任工作,剛一接班,學生就給我來了一個下馬威。事情是這樣的:

在期末考試如期進行時,我已開始著手高三假期補課的安排。在考最后一門課的時候,我親自到每個考場通知學生考完試后回到本班。全班49人,但最后回到教室的只有28人,有21人沒有回到教室。我有點生氣,我讓班長將沒到場的同學名單給我,又從教務處找來了學生家長的聯系電話。晚上回到家,給這21個學生家里打了電話。電話中,我首先自我介紹,詢問學生是否安全到家,向家長講明當天下午孩子沒按要求回教室的表現和第二天的要求,最后表明希望和家長配合做好高三復習工作,希望家長給予支持等。第二天,全班按時按要求到位,我沒有過多的指責,對同學們能按要求到位提出表揚,只是提醒他們以后對老師的要求一定要重視,一定要認真完成。

經過一個假期的堅守、跟班、個別談話、聯系家長,在假期補課結束時,這個班的紀律、衛生、考勤、學習已有所改觀。

但是仍有一個同學幾乎每天遲到。陸宇(化名),一個白白凈凈、文文氣氣的學生。我先在他的前班主任那里對他的情況作了基本調查,得知他來自單親家庭,學習成績很差,遲到、曠課、不交作業是家常便飯。但我注意到他上課并不影響其他同學,而且在同學中威信較好。

一次遲到后,我和他本人進行了溝通,我問他為啥遲到?他說起晚了。我問他有沒有人叫他起床?他說沒有。原來他只要是回父親那里,早上沒人叫他起床,必然遲到。我說:“你雖然遲到了,但仍能堅持上學值得肯定。你是未成年人,起床固然是你個人的事情,但你的監護人也有一定的責任,你先回去上課吧。”緊接著,我先給他母親打了個電話,他母親似乎對老師來電話已習慣了,訴說著自己的苦楚:離婚、沒工作、兩個孩子、兒子青春期、叛逆、管不住、不聽話、無法溝通……我說:“你的家庭問題一時半會也解決不了,先解決你孩子的遲到問題。”他母親向我保證,只要是在自己這里,一定不會讓他遲到。我說,孩子可能對你們有怨氣,又不能向別人傾訴,要多關心多提醒少訓斥。我又給他的父親打了個電話,他父親說自己工作很忙,再婚還有一個孩子,對陸宇實在管不過來,只能說要錢給錢,其他實在沒辦法。我說:“在一個孩子的成長中,父母不能只給物不管人,你既然不能管好他,就不要叫他在你那里留宿,給錢也要給到你前妻的手里。”

經過反復溝通,在學校和家長的雙重監督之下,陸宇變了。看老師的眼神溫和了,很少再遲到了。學習上、紀律上都有了改觀,在一次考試進步獲得獎勵之后,我看到他開心的笑容。

教師不可能負責學生的一生,但教師的行為一定對學生的一生有影響。每一個學生問題行為的背后,一定有很深的根源。特殊學生的處理,是考驗班主任智慧的事情。只有愛心還遠遠不夠,還要有智慧。人心都是肉長的,只要你的付出被學生體會到了,被他們接受了,你一定會成為學生歡迎的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