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都是一束美麗的光,通過學校這枚三棱鏡,折射出絢麗、七彩的光芒……不同特點的孩子在一起才構成了教育的豐富多彩。”說這話的,是咸陽彩虹小學副校長常鴻鳴。

在延安長大、上學的常鴻鳴,1992年畢業后被分配到彩虹小學當老師。課堂上,常鴻鳴常常發揮他繪畫的特長,幾筆簡筆畫就會讓孩子們興致高漲,于是教學效果也就特別的好,第一次參加賽教就拿了一等獎。三年之后,他被調到中學任課,這一干就是14年。2009年,常鴻鳴又因教學成績突出,被安排任教高中,同時身兼備課組長、學校宣傳信息部主任、校辦副主任。2013年通過競聘,常鴻鳴當上了彩虹小學的副校長。

校園文化的本質是育人

多年來,常鴻鳴一直在思考校園文化建設。他認為,校園文化要對學生有一種潤物無聲的影響力,又要有他校所不具備的特色。受四川行知學校啟發,常鴻鳴認為,彩虹小學原本是企辦學校,把教書育人和學校名稱聯系起來,既符合教育的規律,又具備自己的特點。為此,他提出了構建彩虹小學“七彩少年”的校園文化建設構想——核心是育人,目的是讓每個孩子都成長,通過學校這枚三棱鏡,讓每個孩子都綻放出自己的光芒。

通俗地講,就是讓孩子在學校爭做七彩少年,比如紅是愛國、包容、感恩,獎勵的是愛心少年;橙是率真、自信、樂觀,獎勵的是個性少年;黃是成功、收獲,獎勵的是各方面都很突出的少年;綠是充滿朝氣、活力,獎勵的是那些身體健康、生命力旺盛的少年;青是成長的味道,獎勵那些勇于面對生活和學習挫折的少年;藍是智慧、正義,獎勵那些胸懷博大,志向高遠的少年;紫是高貴典雅,獎勵那些文學藝術素養好的少年。

這些獎勵,層層選拔,能獲得校級無論哪個顏色獎章的少年,在某一方面都是特別突出和優秀的。圍繞著七彩,學校成立了各種各樣的學生社團,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尋找到發揮自己特長的平臺。主要根據潛質不同,培養孩子博愛、個性、卓越、活力、成長、智慧、優雅七個方面的人文素質。

常鴻鳴說,七彩就是代表孩子不同方面的素養和可能培養的方向。現在,為了這個目標,大家已經有了共同的認識,為了讓校園文化建設真正取得效果,還出臺了一套評價體系。能夠成為“七彩少年”教師團隊的,有年級組長,有班主任,有思想活躍的老師,也有創新思維的教師。許多活動是在下班或周末去做,大家都是自覺自愿,因為他們覺得是在干自己喜歡的事情。

“七彩少年”校園文化建設每個月都有活動主題。一樣的活動主題,分不同的年級卻有不同的評價標準。比如9月剛開學,可能是規則意識教育,一年級可能就是懂得給老師行禮,文明用語;二年級就是明白走路靠右,學會排隊;高年級則是責任意識的教育,通過志愿者活動,讓他們明白一個人的社會責任。為了加深孩子們的理解,還采用情景劇,知識搶答等形式,讓他們能夠牢牢記住。學校全年有72項活動,分不同年級層層遞進,既涉及文化課的學習,又涉及孩子的成長。

2016年12月的一天,新西蘭教育考察團一行來到彩虹小學,當他們觀看了學校的育人環境、七彩少年的實施方案以及喜人效果之后,由衷地贊嘆道:“你們是想盡辦法給孩子創造發展和成長的機會!”不僅是給孩子的成長創造機會,常鴻鳴還盡可能地給老師的成長創造條件,僅2016年,他已經23次派老師去教育先進發達地區學習交流。他說,這些學習,哪怕就是有一句話對老師有觸動,有啟發,都是值得的,都可能化作教師以后的行動。

“少年時代,背誦比理解更重要”

為了培養孩子們的閱讀意識,常鴻鳴要求每個學生一年讀10本書,還設置了閱讀課,由老師帶學生閱讀,每天下午都有一節閱讀課,每學期有三次檢查,隨機抽查學生閱讀的情況。他們推薦給孩子們的閱讀書籍涵蓋了文學作品、人物傳記、歷史地理等各個方面,學校評出讀書之星,進行獎勵。教學樓圍欄外側,竹簡形式的木條上刻了100多首經典古詩詞,這些古詩的選擇分別依照詩繪景、詩傳情、詩言志、詩載史的標準選擇,讓孩子們在無意之間感受到中國詩歌的豐富多彩。常鴻鳴有一個夢想:有朝一日,在學校的任何一個角落,他隨便叫住一個孩子,問對面有什么詩歌,內容是什么,你的理解是什么,孩子們都能說出來,而且還能有自己的評價。他還要求,孩子們在彩虹小學的六年里,要學會欣賞100首中外名曲,欣賞100幅中外名畫。

常鴻鳴說,少年時代,記憶力很好,這個時候就是要大量背誦,不求理解;到了一定年齡,有了一些閱歷,就會對背誦的那些東西有所頓悟。所以,小孩子一定不要錯過記憶的黃金時期,這個時候背誦得越多,對將來就越有好處。

在常鴻鳴看來,教育就是喚醒,就是把每個人的潛能挖掘出來。如果每個人的潛能都發揮到極致,那么每個人都是高人,所有的高人都會對社會作出他們不凡的貢獻。如果一所學校,既能培養出大政治家,又能培養出大科學家,既能培養出運動健將,又能培養出著名作家,既能培養出能工巧匠,又能培養出大商人,那么這所學校就是名校。

常鴻鳴的“三棱鏡”教育理念,實質就是讓每個孩子在自己最有潛能的方面更加突顯出來,而當孩子有了自信,有了成就感,內在的向上的力量被喚醒之后,他們的成長就是不可阻擋的,而這,可能才更加接近教育的本質與內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