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口譯研究者21世紀才將口譯過程與認知科學聯系在一起并對二者的關系進行試驗和研究。劉和平在《口譯——思維科學與口譯推理教學法》(2001)中提出“翻譯思維中的語言理解過程是借助記憶中貯存的信息對語言、語法、言語結構進行整合、聯想和邏輯推理的過程”(劉和平,2001)。鮑剛《口譯理論概論》中對認知理論中的記憶三環節(識記、保持、回憶或再認)在口譯過程中的運作原理及方式進行詳盡闡述,認為“識記”環節與口譯中譯員的聽辨、理解相對應;“保持”環節與譯員對原語信息的儲存相對應;“回憶”或“再認”則與譯語輸出所應作的準備工作相對應(鮑剛,2005)。2011年張威在由其博士論文修訂而成的專著《口譯認知研究:同聲傳譯與工作記憶的關系》中對同聲傳譯與工作記憶的關系進行了全面的考查和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同聲傳譯中工作記憶的運作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