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立德樹人“四新四大”活動 推動合陽教育高位優質均衡發展
作者:合陽縣教育局局長 周治民
發布時間:2017-01-17 10:56:56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2015年,教育廳在全省義務教育學校開展了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新要求·大實踐”、課堂教學改革“新常態·大視導”、學校文化建設“新體系·大構建”及學校管理“新標準·大規范” 四項活動,這四項活動是省廳立足于全省實際、結合時代特點和教育發展形勢所做的頂層設計,涵蓋了義務教育學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對于提高全省義務學段辦學質量、辦學品位和辦學水平,推動全省義務教育內涵發展、優質發展、均衡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
活動實施兩年來,合陽縣堅持以 “四新四大”文件精神為統領,以辦人民滿意教育為宗旨,以建設“品牌教育引領區”為目標,按照“創建引領、質量奠基、隊伍為本、特色發展”的總體要求,持續深化教育改革,不斷提升教育內涵,扎實推進素質教育,全力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學生全面發展,學校特色辦學,教育教學質量連年位居渭南市前列, 2年有11名學生被清華北大錄取。以“精品立教、精致育人”為特色的德育工作受到教育部表彰,“1268”德育模式在全省推廣,教育綜合實力保持全省第一方陣。可以說,“四新四大”的實踐探索有力推動了合陽教育的發展。
一、以“立德樹人”為核心,明確辦學方向,解決培養“什么樣的人”的問題
“立德樹人”是黨的十八大確立的教育發展的主旋律,是二十一世紀中國教育發展的最頂層設計。2014年,我們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切入點,邀請全國德育專家,在實驗中學示范推出了“一個主題、兩個帶頭、六大框架、八項創新舉措”的“1268”學校德育工作框架。一個主題: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文明學生,建美麗校園”為主題。兩個帶頭:領導干部、黨員教師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六大框架:一是核心價值引領人。二是主題教育激勵人。三是校園文化熏陶人。四是實踐活動鍛煉人。五是自主管理培養人。六是三位一體共育人。八項創新舉措:一是道德貨幣。推出激勵卡制度對學生進行積極評價。二是主題升旗。以班級為單位組織實施主題升旗活動。三是主題班會。以學生為主體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班會活動。四是趣味“五早”。每天早操前開展5分鐘自主教育活動。五是多彩“五操”。每天課間操輪流展示廣播體操、武術操、健美操、校園集體舞、青春活力健身操。六是“三個創建”。開展清潔校園、溫馨宿舍和文明餐桌“三創建”活動。七是班級文化。開展 “喚醒自我意識,促進自主發展,展現班級風采”的班級文化建設活動。八是全員育人。班主任和科任教師都擔任學生成長的導師,實施“全員育人導師”制。
2015年,我們以“1268”德育框架為基礎,制定了《合陽縣學校德育工作實施方案》,分層要求、分段實施。以“愛和責任”為主線,提出教職員工的德育目標;以“少兒養性、童蒙養正、少年養志、成年養德”為要求,分層提出高職中、初中、小學德育目標,在全縣啟動實施德育創新行動,著力打造接地氣、有特色、觸及師生心靈的常態化德育活動,形成了不同學區學校的德育特色。
學校德育活動的創新實踐,讓死板的說教變得生動鮮活起來,摒棄了“假大空碎”,實現了“小實近親”,讓德育真正走進學生生活,觸動學生心靈,引人入勝,潤物無聲。實驗中學的《做文明學生、建美麗校園》案例被教育部基礎教育一司評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優秀案例,合陽的“精品立教、精致育人”德育工作經驗在全省、渭南市交流推廣。
二、以課堂為主陣地,深化教學改革,解決“怎樣培養人” 的問題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已經走過了15年,我們有探索、有實踐,有收獲。但更多的是迷茫、困惑。如何抓住課堂這個主陣地,避免“穿新鞋走老路”,杜絕形式主義,實現“輕負高效”,是我們探索和追求的目標。我們的總體思路是有效課堂、理性改革、典型引路、重在常規常態,突出嚴細實活,循序漸進,全面提升。
一是典型引路。針對不同學段教學現狀,在全縣范圍篩選出辦學基礎較好,教師整體素質較高,校長課改意識較強的城區學校、鄉鎮學校,農村學校作為試點學校,典型引路;以課堂教學、教學研究為重心,邀請上海建平中學培訓中心主任廖飛,浙江仙居教研室主任張志偉來合指導工作;推動全縣課堂教學改革。城關中學以“魅力”教育為總攬,走向生本,學會合作,打造魅力課堂,讓課堂從關注教師的“教”轉變為關注學生的“學”,推行的“讀、議、講、練”翻轉課堂,編印的導學案為全縣課堂教學改革樹立了標桿。坊鎮中學的“預、講、練、延”幸福課堂,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為農村規模學校做出了示范。和家莊九年制學校提出的“有效課堂”理念,重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運用,教育教學質量持續攀升。一花引得百花放。城關小學問題三步式課堂教學、城關二小語文學科的四步引領教學,第三小學 “預學—交流—拓展”的課堂教學, 甘井中心小學1255課堂、王村礦小學“六模塊”課堂等為全縣教學改革錦上添花、課改為教育發展注入了生機與活力。
二是培訓提升。出臺了《加強校長教師培訓、促進校長教師專業成長的實施意見》,縣上每年拿出200萬元,學校拿出公用經費的5%用于教師培訓。古莘教育大講堂堅持每季度邀請國內教育專家來合講學;校長“領航”、教師“領雁”工程,兩年選派400余名校長和骨干教師赴杭州拱墅區、北京十一學校、上海建平中學、河北衡水中學、湖南華容、西安等地觀摩學習。借助國培計劃東風,兩年邀請省內、市內名師60余人開展學科培訓,我縣被評為省國培項目先進縣。重視本土專家的培養,著力構建省市縣教學名師、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教學新秀三級四類骨干體系。三年來,評選出省級教學能手24人,市級教學能手46人,命名的縣級骨干教師350人,組建名師、能手、班主任工作室42個。全縣初步形成遴選與培養、管理與使用一體化的骨干教師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
三是教研結合。組建了100余名骨干教師參與的“古莘教育”講師團,按照“需求式”“點餐式”原則,深入基層學校,開展送課、送培、送教活動。三年送課500余節;將每周二確定為教研員下校研修日。全體教研員走進學校,聽課議課、參加學校的研修活動,教研員和基層教師相互分享教育理念和教學思想,達到了共同進步、共同成長的目的。重視課題研究對課堂教學改革的引領作用,課題研究結合學段學科特點,校長負責,教研員指導,申報教師具體實施。充分發揮縣教研室教研員、大學區學科教研組、學校教研組、備課組作用、搭建“學區—學?!萄薪M—教師”四級教研網絡平臺,全方位支持課題研究工作,實現課題研究組織化、制度化、常態化。近三年結題國家課題20項,省級課題24項,市級課題39項。縣教研室編寫的《從自主做起》;省級學科帶頭人、第三初級中學王軍玲英語工作室編寫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設計精選》;省級教學能手、城關中學雷萍物理工作室編寫的《初中物理100問題學法指導》對全縣課題研究、校本研修起到了很好的帶動作用?!段寄辖逃芯俊穬纱螌ξ铱h校本研修作??瘓蟮?。
四是政策助力。在縣財力十分困難的情況下,每年列支1500萬元用于教育科研、教師培訓、校外教育、教育信息化等??h教育局堅持以適應教育現代化發展為目標,建設信息化校園,投資5000余萬元,在12個千人以上學校建成了校園電視臺,36所中小學建成校園網站和教育云平臺“壹佰樂智慧校園”,中心小學以上學校實現網絡班班通。堅持以適應學生特長發展為需要,投資1000余萬元,建好學校音樂室、美術室、舞蹈室、理化生實驗室、科技制作室等功能部室,中心小學以上學校實現操場硬化或彈性化, 10校建成現代化塑膠操場。制定了部室管理制度,以寧可用壞也不能放壞的原則,推動部室的使用長效化,做到高配、細管、常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三、以制度建設為保障,強化學校管理,解決“辦學行為” 規范問題
2014年,教育部制定出臺了《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試行)》,確定了22項管理任務和92條管理要求,省教育廳提出的“新標準·大規范”活動也確立了學校管理的五項任務,我們以2個文件為基礎,出臺了《合陽縣學校管理100條》,從制度建設、常規管理、教育教學等方面明確工作標準,細化工作要求,推進學校管理標準化、規范化。
一是抓實常規。制定了《合陽縣學校常規管理細則》,抓備課,要求做到四備三有,備考綱、備重難點、備設計、備學生,有目標、有方法、有針對性。抓上課,教師提前五分鐘候課,解疑答惑,課堂教學體現學生主體地位。抓過程、讓學生行動、心動、神動。抓作業,要求學生字跡清楚,卷面整潔,答題規范。抓糾錯,糾錯過程必須在作業中體現并有教師評價??h教研室每學期不定期、不打招呼,入校進班進行教學常規檢查,教育督導室積極配合,強力推動。堅持每學期召開教學常規檢查反饋會,照鏡子、正衣冠、紅紅臉、出出汗,查漏補缺、共同提高,以嚴立教,以實興教,全縣形成了“抓常規就是抓質量”的共識。
二是學區聯動。推進大學區管理制改革,義務教育學段以城區7所學校為龍頭,組建7個大學區,以城帶鄉、城鄉聯動、捆綁考核、一體發展。經過三年的發展提升,重點拓展為“學校管理、教學管理、教師培訓、學生活動、質量檢測、校園文化”六統一,各學區長學校有效探索,主動作為,形成了特色鮮明的有效做法。城關小學學區的體藝教師跨校上課、40歲以下教師結對幫扶;城關二小學區的教師沙龍;第三小學學區的“相約星期五”師訓工程;城關中心學區的質量檢測“6統一”;城關中學學區的班主任論壇、“彩云之南”作文競賽;實驗中學學區的“1268學校德育工作”培訓;第三初級中學學區的省級學科帶頭人工作室的輻射帶動等,有力地促進了教育的均衡發展、整體提升。
三是減負增效。從規范辦學入手,出臺“規范辦學10條規定”要求各校嚴格按照義務教育課程標準,開足開齊各門課程,規范學校辦學、教師從教、學生在校學習行為,創建市級規范辦學示范校18所。從改革學校、教師、學生評價機制入手,制定了“學校綜合考核辦法”“教師課堂教學評價標準”“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減輕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的辦法”,嚴格控制學生家庭書面作業量和在校學習時間,建立健全監測、舉報、公告和問責制度,從制度和實施兩個層面強化監督。從教育“三亂”入手,大力開展“亂訂教輔資料、亂補課”綜合治理,教育行業氣正風清。從學段銜接入手,加強學前和小學教育的研究,幼兒以游戲為主,小學實施零起點教學,努力探索符合學生年齡特點和教育規律的教育。
四是師資保障。綜合考慮城鄉學校規模、學生數、班級數等因素,按照“缺什么補什么,哪里缺向哪補”的原則,有目的、有計劃、有重點招聘高學歷及體音美等學科新教師,近三年通過特崗計劃、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和師范生人才市場招聘等三種形式,共招聘應屆大學畢業生270余人,全部補充到邊遠薄弱和缺科學校,有效解決了年齡結構、學科結構失衡、薄弱學校缺編等問題。深入推行雙向選擇、公開競聘、指令性交流、跟崗掛職鍛煉、校長教師輪崗交流機制,2016年共有22名校長、320余名教師在縣域和學區內輪崗交流;強化支教教師對農村學校的示范帶動作用,重獎17名支教先進教師,促進教師合理有序流動,有效緩解了城鄉、校際、學科教師結構性矛盾。
四、以文化校園建設為載體,詩書濡養,解決“教育品質”提升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說:“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與魂”。我們按照省教育廳出臺的學校文化建設的評價體系,挖掘地域文化,重在詩書濡養,引領學校文化,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育人導向,塑造培養“生命旺盛,品質高貴,情感豐富,智慧充盈”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一是地域文化為基。合陽縣人文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自古就有“耕讀傳家、重教興學”的傳統,明代的西河書院、清代的古莘書院飲譽關中?!对娊洝分杏腥嗥鑼懞详枺_篇之作《關雎》誕生在此,漢隸名品《曹全碑》在這里出土,這片熱土給了教育者無窮的精神源泉。我們挖掘合陽傳統文化,提出“詩書濡養、精致育人”的教育文化。全縣各學校凝聚智慧,打造出富有特色的校園文化,洽川中心小學傍依黃河,提出的自強不息的“黃河文化”主題;和家莊中學根據學校名稱的由來,深挖“和”的內涵,提出獨具特色的“和”文化;城關南街小學以“幸?!苯逃秊橥黄瓶冢ㄔO幸福校園等。文化建設讓所有學校利用好每一個角落、每一面墻壁、每一棵樹木,讓學生耳濡目染、感同身受,增強學生對學校、家鄉的認同感,歸屬感。
二是詩書濡養育人。在全縣中小學廣泛開展“幸福讀寫、書香伴我成長”系列活動。以教師示范閱讀為引領,以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和能力為核心,探索以課堂為主體、課外、校外并舉的大閱讀教育模式,形成鮮明的師生同品經典閱讀特色。教師研讀專業著作,閱讀中外經典,撰寫論文、隨筆,提高文化品位,每年閱讀總量不少于50萬字,每天讀書不少于30分鐘,每年完成不少于2萬字的讀書筆記。學生培養閱讀興趣,逐步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拓展視野,豐富知識,陶冶情操,學會朗讀、默讀、精讀、速讀、瀏覽等閱讀基本方法,不斷提高閱讀能力。養成寫讀書筆記的習慣,力爭十二年課外閱讀總量達到700萬字以上。以傳統文化進校園為載體,和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合作,邀請國學研究中心主任于建福教授、江蘇鎮江女子崇實中學校長徐玲來合講學;以幸福讀寫活動為平臺,邀請著名兒童文學家王宜振、著名作家常智奇作主題報告,和陜西省作家協會合作,命名讀寫基地學校10所;全力推動書香校園建設。
三是社團活動出彩。堅持立足本土,辦有內涵高品位的教育。縣教育局編印出刊《美麗合陽》《讀寫天地》《教育書畫》,初步形成鄉土、讀寫、書畫教育三大載體。各學校重視支持校本課程開發,城關中學編寫14種校本教材,初步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校本課程體系;城關小學的《經典誦讀與綜合實踐》,第三初級中學的《國學讀本》,實驗中學的《圖說1268》,路井鎮中學的《路井故事》、王村中心小學的《養正》等校本教材、校本刊物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有力推動了社團活動的開展,城關中學遠航文學社在2016年3月榮獲第四屆“全國九十九佳文學社團”稱號、甘井中心小學的剪紙社團、新池鎮中心小學的龍獅社團,讓合陽剪紙、面花、龍燈、獅子走進校園,成為學校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四是兩節一會推動。以校園藝術節、科技節、中小學生運動會 “兩節一會”為載體,著力打造激情校園。每年的校園藝術月活動,從音樂比賽、書法繪畫展、學生社團成果展、鄉土文化實踐行、中華經典誦讀、教師演講賽六個方面,分學校、學區和學段三個層次展演,學生參與率達95%。第四屆科技節選送的城關中學學生孫喆、王博浪的科技作品《遙控變速船》,榮獲“陜西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二等獎。堅持舉辦全縣中小學田徑運動會、足球聯賽,參加渭南市青少年田徑運動會,分別獲得青少年甲組和丙組第二的優異成績。縣青少年活動中心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開設7大類24門培訓課程,年培訓學生2000余人??h綜合實踐基地從洗衣、做飯、花木種植修剪等基本生活技能入手,強化學生實踐能力培養,年培訓學生8000余人。
面對基礎教育改革的新常態、新要求;面對人民群眾的新希望、新期盼,合陽教育將按照“四大四新”活動總要求,秉承“忠誠敬業、負重加壓、敢為人先、追求卓越”的教育精神,以更加良好的狀態、更加務實的作風、更加開闊的視野,不斷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全面優化教育體系結構,著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不忘初心,繼續前行,為全省教育發展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