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網絡通信技術的發展為旅游業帶來了新的契機,在改變人們旅游方式的同時也為旅游企業增強了競爭力。電子商務與旅游產業的結合對旅游管理專業培養新型人才提出了要求,文章通過對當前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就業情況的分析,深刻認識到電子商務對其職業生涯的影響,并提出旅游電子商務人才金字塔模式,分層次、分特色地培養符合時代和市場需求的操作實踐型、應用技術型和戰略管理型人才隊伍。

【關鍵詞】電子商務 旅游管理 職業生涯

隨著“互聯網+” 和智慧旅游時代的到來,電子商務為旅游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動力,基于互聯網平臺的在線旅游業交易市場規模不斷持續上升。 《2015中國旅游業發展報告》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在線旅游市場交易規模達3077.9億元,較上一年增長38.9%,未來幾年仍會保持較快增幅,在線旅游業市場發展前景看好①。雖然旅游電子商務無論是技術還是經營模式都僅處于起步階段,但從發展態勢看,未來旅游電商將挑戰傳統旅游業的各個層面,勢必會影響到人才的培養和發展潛力。

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就業現狀分析

自1981年我國南開大學、西北大學等8所高校獲批開辦旅游本科教育開始,旅游管理經過30多年的快速發展,形成了從高職到博士不同層次的人才培養隊伍,但在規模不斷擴張的同時,2012年高等院校旅游專業在校生人數和院校數首次出現負增長。造成萎縮現象的原因很多,社會、企業、院校和學生各個層面均有涉及,但究其根本還是因為學校培養人才和市場需求相矛盾。

1.學歷水平與就業程度相悖

早在2009年麥可思專業調查公司在其發布的《大學生就業藍皮書》中就將旅游管理認定為黃牌專業②之一。2010年度中國大學各專業類型就業排行榜:薪資類前50位高薪職業中僅高職高專畢業生第49名涉及旅管專業,而且僅高職高專的旅游相關專業,比如導游、酒店管理,高于平均月薪和工作與專業對口率較高。

旅管專業的綜合應用性,使得當前的大學教育與市場錯位,院校還處于嚴格按照教學大綱計劃和安排,尤其對于一些新興課程,教師在講授中也是邊學邊教的狀態,基本沒有在職培訓等相關進修。因此造成教學與實踐的嚴重脫節,給學生教授的知識停留于書本理論,實踐操作能力差,這就出現了旅管專業中本科生就業不如高職高專生的怪現象。

2.人才隊伍結構性失衡

僅就旅管本科專業統計,在全國高校信息綜合查詢系統中,目前查詢有600多所包括獨立學院在內開設旅游相關專業,其中教育學類的有22所;歷史學類的僅中央民族大學歷史學與旅游管理雙學位;文學類的比如北京民族大學的現代旅游與酒店管理,四川音樂學院綿陽藝術學院旅游產品設計等;經濟學類的中山大學南方學院的旅管體育休閑與健康方向;還有十幾所英語專業開設的旅游英語方向;屬于管理類的約有500多所,仍以經濟管理類院系為主,只有少數院校在旅管專業分設有酒店管理、文化產業管理、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會展經濟與管理、旅游規劃與景區管理等方向。從比例中可以看出,人才培養方向發展多元化不足。畢業生就業整體集中于旅行社和酒店,人才隊伍結構急需優化。

3.現實與期望值差距明顯

目前在校大學生屬于90后,生活環境和社會文化的影響使得他們對旅管專業缺乏專業認同和職業規劃,加之其追求個性化、缺少耐性和責任感等特征,使其不愿意從基層做起,眼高手低,尤其隨著學歷水平的增高越是不能適應企業的要求。通過與畢業生以及從業人員訪談,發現學歷越高的從業者期望值越高,但由于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和企業文化的制約現實往往不盡如人意,也打擊了就業者的積極性。從而出現旅游企業人才隊伍高素質人才匱乏,高學歷者畢業即轉行。

4.從業人員流失嚴重

由于旅游業獨有的特點,其工作時間和強度具有典型的時間波動性,節假日黃金周時期正是最繁忙季節。但經濟效益卻不明顯,以至于從業人員跳槽轉行居多,尤其在旅行社人才流失現象最為嚴重。麥可思調查發現本科旅管專業在2010年度三年內離職率達到66%,半年內本科離職率為40%,高職高專為45%。

電子商務與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就業關系

隨著4G網絡技術的發展,用移動終端設備在旅游全過程中參與互動成為當前時尚旅游活動,且在未來必將形成旅游過程中的常態化。那么旅游電子商務勢必與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就業及其職業生涯規劃有著密切的影響關系。

1.電子商務為旅管專業學生就業提供新方向

從互聯網時代到智慧旅游建設看,電子商務與旅游的融合將是不爭的事實,作為新時代的旅管專業學生對電子商務知識的掌握不僅大大提高其在旅游行業的應用技能,而且為其就業提供了新的職位。當前眾多旅游電子商務網站急缺的就是既懂旅游專業知識又具有電子商務實踐操作能力的綜合人才,這種缺口隨著參與旅游電子商務人數的不斷增加在全球范圍內都將出現。據《浙江省電子商務人才發展報告》中2014年不完全統計,通過對約100家服務企業調查發現,39.47%的企業最缺運營,18.42%的企業最缺美工,18.42%的企業最缺客服,13.16%的企業最缺技術人員③。

2.電子商務能力的提高為旅管專業畢業生增強就業競爭力

由于教學計劃的差異,旅管專業畢業生在就業中出現高職高專就業率高于本科的現象,這有畢業生就業定位的原因,主要還是與其學科特點有關,旅管專業對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要求高,許多用人單位希望能尋找到動手能力強、成本低的勞動力,而隨著學歷的提高,各高校在旅管專業的教學環節中逐漸加強了理論知識的教授,將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交給了實習單位,雖然這對人才的長遠發展是有利的,但是卻不能和市場的需求相配套,反而降低了本科生的競爭力。

電子商務相關課程與旅游管理的融合,增強了旅管專業的技術性,又使得相關層次的畢業生由于培養側重點的不同,各自有了新的專長,增強其在就業中的競爭力。

3.電子商務為旅管人才職業生涯提供后續動力

筆者曾經對寶雞文理學院旅管專業畢業生三年后就職情況跟蹤調查,發現80%的旅管專業畢業生尤其是學歷較高者,在本專業領域工作三年后,基本都偏離了旅游業,主要原因是認為從事旅游業沒有發展前途,職業生涯過短。旅游業雖然能夠吸收較多的勞動力,但是工作技能要求低,這就使得非本專業的人才都可以進入旅游業發展。而電子商務的加入為旅游人才增添了新技能,提高了競爭能力,為其職業生涯規劃提供了新的原動力。

培養符合時代和市場需求的綜合型旅游人才

雖然電子商務專業從1999年教育部推出自考培養計劃開始,培養出了不同層次的人才隊伍,但是從就業情況看不盡如人意,其在麥可思發布的《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中曾從2010年起連續三年都是紅牌警告專業④。這與電子商務的特點有關,既有計算機運用的技術性,又涉及應用領域的多樣性,如果單獨作為一個專業開設,學生必然學到的知識“寬”而“泛”。因此將電子商務與相關學科結合,深入某一領域培養專業性電子商務人才,才能發揮電子商務為各個產業所帶來的創新變革。

針對不同層次的旅管專業,建議及時修訂教學計劃和課程設置,合理配置資源,培養符合時代需求的多層次綜合型旅游電子商務人才。如圖1所示,根據技能、理論知識掌握側重點和人才培養數量的需求建立旅游電子商務人才金字塔模型。

1.操作實踐型旅游電子商務人才培養

操作實踐型位于模型的最底層,市場中對此類人才的需求最多,它是旅游電子商務網站能夠正常運營的主力軍和實際操作者,主要從事對旅游網站訪問者和企業網站溝通的橋梁作用,負責旅游電子商務網站的日常各項工作,以操作運用為主,比如客服、物流等。

從主要職能可以看出,他們更多地需要掌握對電子商務的熟練操作能力,以更好地從事旅游服務活動。因此在高職高專院校開通旅游電子商務課程,培養學生對旅游電子商務的整體了解,同時輔助實踐教學,加強其對相關硬件設備及軟件的操作能力勢必會加強旅游產業生產效率的進一步提高。

2.應用技術型旅游電子商務人才培養

當旅游產業借助電子商務降低成本,消除時空界限的同時,卻也面臨新的問題,網站的日常維護、信息的更新、電子支付安全問題等,這需要掌握一定計算機技術的專業人才在后臺對整個旅游活動進行輔助才能發揮其最大功效,比如技術人員、美工等。然而由于專業的局限性,精通計算機的工作人員未必對旅游相關信息和流程熟悉,旅游專業的人才卻又因缺乏對電子商務后臺程序的了解只能望而卻步。二者的融合將是未來旅游電子商務發展的新要求。

因此,加強對旅管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在開設旅游電子商務相關課程的同時,引導學生主動輔修電子商務課程,建立雙學位評定機制,吸引電子商務和旅管專業的學生互相交流學習,培養應用技術型旅游電子商務人才。

3.戰略管理型旅游電子商務人才培養

在模型中戰略管理型位于頂端,雖然從人數上來說屬于最少的人群,但這是旅游電子商務發展中關鍵性的部分,負責管理和運營旅游電子商務網站的整體日常事務。從旅游電子商務的發展歷程來看,大部分旅游網站的初創者均具有IT或旅游業的工作管理經驗,因此未來的旅游電子商務運營模式和戰略的發展需要此類人才的創新和突破,同時也為旅游管理人才職業生涯的可持續性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由此可見,當電子商務與旅游管理完美結合時,不僅改變了人類旅游的傳統方式,而且對旅游管理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和高度,這為旅管專業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

注釋:

①數據來源:http://www.100ec.cn/detail--6280985.html。

②麥可思公司根據統計連續兩年位居全國失業率前10名或失業量前10名的專業定位紅牌專業,把除紅牌專業外同時位居全國應屆畢業生失業率和失業量上升最快的前25名專業定位黃牌專業。

③數據來源:http://www.100ec.cn/detail--6260446.html。

④數據來源:http://edu.qq.com/a/20130611/003777.html。

參考文獻:

[1]韓林:《高職高專〈旅游電子商務〉課程理論和實踐體系構建研究》,《旅游論壇》2009年第1期。

[2]陶慶華:《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三位一體化”模式分析》,《經濟研究導刊》2013年第23期。

[3]董自雄、吳月:《旅游管理專業本科生職業生涯規劃初探》,《價值工程》2014年第24期。

[4]譚紅娟:《〈旅游電子商務〉課程教學研究綜述》,《中國市場》2015年第15期。

作者單位: 陜西寶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