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豐乳肥臀》是作家莫言在2012 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主要代表作品之一。這部作品的英譯本是由美國翻譯家兼漢學家葛浩文教授來完成的。其英譯本在美國漢學界獲得了好評。基于此,本文從闡釋學視角對葛浩文英譯本《豐乳肥臀》中的譯者主體性進行闡釋,從而為中國文學翻譯提供借鑒。

【關鍵詞】闡釋學 《豐乳肥臀》 譯者主體性

基金項目:咸陽師范學院校級科研立項(14XSYK026)。

引 言

譯者主體性是近年來翻譯界高度關注的一個熱點。然而,傳統翻譯理論往往使譯者主體性地位邊緣化。20世紀70 年代,西方翻譯研究的“文化轉向”使得譯者的主體性地位在翻譯研究中逐漸彰顯,并已成為譯學研究的重要領域。目前,國內對葛浩文英譯莫言作品中譯者主體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狼圖騰》《紅高粱》等作品中,而鮮有對《豐乳肥臀》英譯中的譯者主體性的研究。因此,本文以《豐乳肥臀》為研究對象,嘗試從斯坦納闡釋翻譯理論角度分析譯者主體性在“信任”“進攻”“吸收”和“補償”翻譯四步驟中的具體體現,以期為譯者及中國當代文學英譯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借鑒。

《豐乳肥臀》及其作者簡介

莫言,1955年出生于山東高密。他是中國當代文壇著名的作家之一。著有《紅高粱家族》《豐乳肥臀》《生死疲勞》等11部長篇小說,100多部中短篇小說,劇作、散文多部。莫言獲得國際文學獎項最多,同時他也是海外被譯介最多的中國當代作家。他的很多長篇小說被翻譯成幾十種語言。這些作品受到海外讀者和文學界的好評。其作品的英譯本大部分都是由美國漢學家兼翻譯家葛浩文先生執筆翻譯的。2012年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是首位獲得該獎的中國籍作家。

《豐乳肥臀》是莫言的代表作之一。小說通過描寫家庭來反映中國社會的變遷,表現了莫言對于女性的同情和贊頌。莫言在小說中描述了整個20世紀中國社會的歷史發展,展示了作者獨特的寫作風格。

2004年美國著名翻譯家葛浩文先生將其翻譯成英文,并由美國拱廊出版社發行介紹到英語國家,其英譯本引起了頗多關注。2012 年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再次吸引了世界范圍內學者的關注,學者們對《豐乳肥臀》的英譯研究也逐漸增多。

《豐乳肥臀》譯者主體性在斯坦納闡釋理論四步驟中的體現

斯坦納在《通天塔之后:語言與翻譯面面觀》中提出了以哲學闡釋學為基礎的翻譯活動四步驟理論,即:信任、進攻、吸收和補償,每一步驟都滲透著譯者主體性。譯者主體性分別表現為譯者對文本的選擇,對文本的個性化理解、表達以及為達到平衡而進行的能動性的補償。闡釋理論為分析譯者主體性提供了理論基礎。

1.信任

對于文本選擇,葛浩文認為,確定選擇標準是非常關鍵的。(Goldblatt,2004: 218)在他看來,翻譯一本劣書,根本不是錯誤,也非罪過,簡直就是浪費(Goldblatt,1980:103)。信任,是譯者相信原文能夠被理解,相信譯者自身所譯的是一部言之有物、有價值的嚴肅作品。《豐乳肥臀》是中國著名作家莫言的一部長篇巨著。本書獲得1996年首屆“大家紅河文學獎”。莫言自己對這本書的評價是:“你可以不讀我所有的書,但不能不讀我的《豐乳肥臀》。”基于原文本自身的價值以及作者對原文本的評價使得葛浩文初次讀到《豐乳肥臀》就欣喜若狂,就有一種迫切地把它翻譯成英文的沖動。作為一名譯者,他一定相信所翻譯的內容的意義和文本的可解釋性。對原文本的“信任”意味著譯者認為翻譯是可行的,作為文本它是可以認識的,進而它是可以理解和翻譯的。譯者相信他所翻譯的內容是有價值的,其傳遞異域語言文化的工作是有意義的。另外,他也精通漢語和英語,相信自己有能力承擔起翻譯該作品的重任。因此,選擇翻譯《豐乳肥臀》就體現出他對該文本的內容,對翻譯該文本的意義以及價值的認同。這些都是譯者主體性的體現。

2.進攻

進攻,也就是“入侵”“提取”的意思。譯者在選取文本之后,接下來就是對文本的理解,在此過程中,譯者肯定會受到語言、文化、歷史等因素的制約。

作為西方人,葛浩文先生對莫言在《豐乳肥臀》中描述的整個20世紀中國社會的歷史發展理解起來肯定有一定難度。種種文化歷史因素也給譯者構成了挑戰。譯者需要打破這些禁錮,侵入、提取和轉化原文,才能透徹理解原文。莫言在寫作中的描寫和表達也具有典型的本土特色,這就要求譯者在翻譯中要轉換源語的表達方式,以目標語讀者可以理解的方式呈現給讀者最好的作品。那么譯者就需要發揮自身的主體性,采用靈活的翻譯策略來侵入原文,從而獲得理想的譯文。

例如:原文: 耿蓮蓮的灰眼睛只用一秒鐘便變成了兩只蛇眼睛,她冷冷地說:“干不了,只好請小舅另謀高就了。也許,您那位恩師,能幫您找個烏紗帽戴戴。”(莫言,2012:480)

譯文:Within the space of a second, Lianlian’s gray eyes turned into those of s snake. “Can’t do it,” she said icily. “Then I’m afraid I’ll have to ask Uncle to look for work elsewhere. Who knows, maybe that precious teacher of yours will find you an official position somewhere.” (Howard Goldblatt, 2012: 499)

“烏紗帽”,為古代官吏戴的一種帽子,后來也用來指官位、領導地位。這里譯者運用了“替代”的翻譯策略將“烏紗帽”恰當地翻譯成“an official position” , 譯者發揮了自身的主體性向目標語讀者呈現了更易于理解的譯文。譯者使用了目標語中相似的表達替代了源語中的表達,這樣的翻譯有助于目標語讀者在閱讀過程中產生相似的認知效果。相反,譯者如果將“烏紗帽”直譯的話,由于文化差異的緣故,西方讀者會產生理解障礙。

3.吸收

斯坦納對原文文本的吸收主要分為兩大類:意義上的吸收和形式上的吸收。譯者在提取原文意義后,吸收的程度有所不同,有完全歸化的,有徹底直譯的。因此譯者在此階段會運用不同的翻譯策略,這些策略都能準確體現譯者主體性的作用和地位。例如,葛浩文在《豐乳肥臀》譯文中,對人名司馬庫(Sima Ku) 司馬梁 (Sima Liang)等的翻譯體現了譯者在翻譯過程中譯者主體性的發揮。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糧食始終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根本。莫言的小說《豐乳肥臀》中,糧食意象非常明顯。莫言在小說中描寫到:當饑餓剛剛過去,司馬庫獲得勝利回到高密東北鄉,他給兒子起名叫司馬梁,寓意為有庫就有糧。對饑餓的恐懼使得司馬庫對糧食有著一種特殊的感情。譯者在對原文文本理解、意義吸收的基礎上,采用了直譯法(漢語拼音法)直觀地表達出其中暗含的深層次的蘊意。

另外,葛浩文先生對原文文本作了形式上的吸收,比如他將《豐乳肥臀》中原文的第七部分的譯文放在了第二部分的位置上。在內容上,這一章一些不易為西方讀者接受的信息或太過繁瑣的信息被葛浩文教授縮減甚至刪除掉了。再比如,在語序的處理方面,為了讓西方讀者保持趣味性,葛浩文發揮譯者主體性把原文的結尾放到前面來采用了倒敘的手法。

4.補償

補償,也即恢復,是一種“互惠的行為”,也是一種翻譯的倫理。“太過”與“不及”信任、入侵和吸收之后使原作失去平衡,而真正的翻譯必須恢復平衡,這樣可以使打破平衡之后的原文語言、風格、句法、習語等不可譯因素得到某種形式的補償。補償可以使原文和譯文在形式上和內容上達到一定的平衡。

例如:原文:上官家的七個女兒——來弟、招弟、領弟、想弟、盼弟、念弟、求弟——被一股淡淡的香氣吸引著,從他們棲身的東廂房里鉆出來,齊集在上官魯氏的窗前。(莫言,2012:19)

譯文:The seven daughters of the Shangguan family ——Laidi (Brother Coming), Zhaodi (Brother Hailed), Lingdi (Brother Ushered), Xiangdi (Brother Desired), Pandi (Brother Anticipated) , Niandi (Brother Wanted),and Qiudi (Brother Sought)——drawn by a subtle fragrance, came out of the side room to the east and huddled under Shangguan Lu’s window. (Howard Goldblatt, 2012: 17)

受中國古代封建思想及傳統的影響,人們長期以來重男輕女。直到現在,這種思想觀念依然存在,尤其在偏遠的鄉村和貧窮的地區尤為普遍。在原文本中,上官呂氏一連生了七個女兒,自己在家里和在社會中地位低下,因此她迫切地渴望能生一個兒子,這樣才不會遭受婆婆、丈夫的白眼,才不會被他人取笑。因此,想生一個兒子的這種強烈的愿望使得上官呂氏給七個女兒的取名中都含有一個“弟”字。在譯文中,譯者葛浩文采用了直譯(漢語拼音)加注的翻譯策略傳達出每個姓名背后隱含的意義。這樣,目標語讀者不僅能徹底理解目標語文本的語義,而且也傳達出源語語言和源語文化。這種翻譯方法在不影響讀者對源語理解的同時既保持了源語的形象,又不打斷讀者閱讀。而且,文化和象征意義的缺失也得到了有效補償。

結 語

在斯坦納闡釋學翻譯理論的關照下,譯者主體性體現在信任、進攻、吸收和補償四個步驟中。譯者在這四個步驟中無論從信任原文文本,或者對源語文化的入侵,再到將源語文化及語言轉為譯文,最后到運用補償手段來最大程度上再現原文的內容、思想、語言、風格及文化等這一系列的過程都充分體現了譯者主體性獨特的發揮。本文通過斯坦納闡釋翻譯理論對譯者主體性進行分析,增強了對譯者主體性的認識,有助于翻譯實踐。

參考文獻:

[1]Goldblatt Howard. 2012. Big Breasts and Wide Hips.New York: Arcade Publishing.

[2]侯林平、姜泗平:《我國近十年來譯者主體性研究的回顧與反思》,《山東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3期。

[3]劉軍平:《西方翻譯理論通史》,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

[4]莫言:《豐乳肥臀》,上海文藝出版社,2012。

[5]Steiner, George. 2001. After Babel: 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