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教育專業開設體育舞蹈課的可行性研究
發布時間:2017-01-06 16:19:13
【摘 要】為了更好地開展學前教育專業《幼兒舞蹈課》,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等研究方法,對陜西學前師范學院的幼兒舞蹈課的教學現狀進行了調查研究。研究結果表明:在學前教育專業《幼兒舞蹈》教學中滲透體育舞蹈教學內容,可以大幅度提高學生形體實訓水平與藝術教育能力、舞蹈教學能力,有利于將其培育成幼兒園及中小學的復合型藝術教師。
【關鍵詞】學前教育 體育舞蹈 幼兒舞蹈 教學內容 可行研究
基金項目:陜西省教育廳科學研究基金項目(16JK1180)。
基本概念界定與解析
體育舞蹈是由屬于文藝范疇的舞蹈演變而來的體育項目,它兼有藝術性和體育性的特點,是集娛樂、運動、藝術于一體的文明社會里的一種高雅活動。由于它具有自娛性和表演觀賞性,深受青少年和兒童的喜愛,特別是女學生,經過調查走訪,了解到很多舞蹈培訓機構及高等院校學習體育舞蹈的學生占多數。體育舞蹈與幼兒舞蹈既有區別又有聯系,總體而言,前者是一種體育項目,是體育與舞蹈融合的產物,它注重競技性,顯現出陽剛奔放之氣;后者針對少兒的特點,根據其善模仿的個性而設計生成,它注重娛樂性,顯現出柔美性和風趣活潑之特色。
學前教育專業幼兒舞蹈現狀分析
1.生源質量較差
學前專業的學生在舞蹈動作和技能等方面都比較差。表現在:首先,在招收考試的時候就對學生的舞蹈基本功的要求很低,有很多高校在招生簡章內容中從始至終就沒有舞蹈基礎方面的相關考試的要求。其次,學前專業的學生大部分來自普通高中,少部分生源來自中專學校。這些學生進學校之前就沒有受過什么專業規范的舞蹈基本功訓練,即使有一些學生參加過社會上的舞蹈培訓班,那么在短期的時間內也不會有很好的效果。
2.教學內容借用、單一、陳舊,沒有針對性
我國學前舞蹈教育由于起步較晚,所以學前教育的幼兒舞蹈教學還未自成體系,還未形成個性特色,大都是借用舞蹈專業的教學體系與老套教法。這種“借用式教學”在現階段幼兒舞蹈教學中雖然還是不可缺少的,但是完全或過多地“借用”,由于學生來源及培養目標不同,形成了培養出來的學生失去了自身專業的特色。可時下不少舞蹈教師卻安于現狀,多年不更新教學內容,加之教學內容太單一,只有舞蹈技能的訓練內容,而缺乏教學法及舞蹈教育理論知識的相關新內容。應該在教學內容中加入舞蹈教學法、舞蹈理論知識、體育舞蹈創編等豐富的內容,在課程設置中引入體育舞蹈,并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更新內容與教學方法。
在幼兒舞蹈教學中引入體育舞蹈教學的可行性
1.體育舞蹈與幼兒舞蹈的區別和聯系
體育舞蹈與幼兒舞蹈既有區別又有聯系。總體而言,前者是一種體育項目,是體育與舞蹈融合的產物,它注重競技性,顯現出陽剛奔放之氣;后者針對少兒的特點,根據其善模仿的個性而設計生成,它注重娛樂性,顯現出柔美性和風趣活潑之特色。前者是成人舞蹈,有益于強身健體;后者則關注少兒身心愉悅、童真煥發。前者側重于團體競技,表演場地不受舞臺所限;后者則側重舞臺表演,以提高少兒對美的體驗。但因兩者同屬舞蹈,天然有緣,其動作、形體具有相通性,功能小異大同,因此,把體育舞蹈引入學前教育專業的幼兒舞蹈教學之中不僅必要而且可行。通過對幼兒舞蹈與體育舞蹈的差異性和相通性的分析研究,可以提供給我們的明確思路為:在實施學前專業舞蹈教學中,恰如其分地引入體育舞蹈不僅是可行的,而且是卓有成效的。
2.學前師范專業引入體育舞蹈課程的必要性
體育舞蹈引入學前專業舞蹈課程教學不僅是適應國家對學前教育高度重視的客觀需要,也是高師院校推動教育教學改革的內在要求。學習的動力很多時候不是為了獲得別人的認可和贊許,而是來自于自己本身的興趣。通過這十幾年在舞蹈教學中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們的了解,她們大部分都是高中生,舞蹈基本功都比較差,對專業的舞蹈動作訓練興趣不大,從這次問卷調查的結果來看,大學生都比較喜歡體育舞蹈的風格。從理論角度來說,可以以此推動學前舞蹈教學改革與實踐探索,讓濃郁的藝術文化教育資源為培養具有高素質的幼兒教師提供新路徑。從實踐層面來說,通過引入體育舞蹈,讓學生在編創節目的過程中身體力行,親身體驗這種改革的成效,為舞蹈文化的普及提供新思路。體育舞蹈早已超越體育范疇,開始走進人們的心里,走進廣大人民群眾,走向情感、愛與美的精神世界。普通高校現有的體育設施完全能夠達到體育舞蹈課的基本要求,并且現在已有一批掌握體育舞蹈技能的教師,因此筆者建議在我校學前專業幼兒舞蹈中滲透體育舞蹈課程。
3.課程設置要引入體育舞蹈
率先把國際標準舞納入學前舞蹈教學,注重學生創造能力的育成,指導學生逐步掌握舞蹈編創技能。要鼓勵學生跳他們自己喜歡的舞蹈類型,使他們的主動性得到充分發揮,同時也充分帶動他們對舞蹈學習的內在動力,激發他們的內在潛能。
體育舞蹈的教學內容中的另—個突出特點是寓教于樂,通過舞蹈教學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個性品質和美育教育。事實上對學生進行思品教育既是德育的目的也是美育的目的,在學前教育舞蹈教學中往往是寓德育于美育之中,從體育舞蹈訓練的特點及學前專業舞蹈的訓練要求來看,可以有效培養學生互相合作、互助互愛的精神。體育舞蹈的內容和形式是豐富多彩的,它特別適合幼兒活潑好動的特點,在學前專業舞蹈教學中引入體育舞蹈的相關內容,通過融入各種舞蹈動作的教學,使學生接受美的感染和真、善、美的教育。同時促使他們對未來充滿美的希望和向往,從而培養學生具有優良的思想品質和良好的性格。另外,體育舞蹈中的集體舞蹈動作,還會增強學生們之間的友誼和團結,培養他們的進取心、責任感和集體榮譽感。
學前教育的學生學習體育舞蹈中的拉丁舞蹈的一些動作,不但有助于他們身體的平衡能力、穩定能力、柔韌度、靈敏反應等各項身體素質的提高,更主要的是能夠改善大腦的應變能力和思維能力,并且對于身體的自然狀態及肥胖等都能起到明顯的改善作用;它對鍛煉學生們的意志力,養成刻苦學習的精神都有很大的幫助作用。經過這樣的舞蹈訓練,學生們在體質不斷增強的狀態下,還將逐步養成優雅、高貴、自信、完美的藝術氣質;學會團結互助意識,樂意與他人合作來完成舞蹈表演。因此,我們身邊有越來越多的人從小就開始學習體育舞蹈了。高師院校要想培養出能力較強的人才,需要針對學前教育專業的職業能力需要,明確地進行相應的舞蹈教學活動。可見,體育舞蹈課程對這個專業的學生來說是多么的重要。綜上闡述了我國學前專業開設體育舞蹈課程的可行性。
如何有效地滲透體育舞蹈內容
1.注重體育舞蹈教育的連續性與層次性
體育舞蹈自身的特性決定了舞蹈教育的漸進性與長久性,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此應根據學生們不同的年級和他們不同的自身特點因材施教,促使學生能夠受到最大限度的藝術熏陶。體育舞蹈教育的體制應形成初級、中級、高等教育的一體化。學前教育專業開設幼兒舞蹈課,其目的是加強學生們的舞蹈教育,培養他們對舞蹈的美感。要讓體育舞蹈教育滲透到學前專業應有的教育教學計劃中,要讓所有學生都能感受到體育舞蹈教育的獨特魅力。首先,進行舞蹈形體訓練,解決大多數學生因錯誤寫作或練琴姿勢而造成的聳肩駝背等不好的狀態;其次,增加最基礎的舞步訓練和組合訓練,使學生在不同的舞蹈動作、身體形態中感受到國內外不同風俗和舞蹈藝術的不同風格特點,給他們帶來比文化課堂上更為直接、更為生動的體會與感受;最后,通過前面的兩個舞蹈訓練所打下的基礎,再對一些國際上的體育舞蹈比賽進行賞析,通過教師的講解、分析、示范,使學生用心投入,從而體會到舞蹈的藝術之美,著力培養學生的藝術修養。
2.重視體育舞蹈教育的課程設置
全國學前教育專業藝術類規劃教材對學前舞蹈教學的課程設置提供了兩門教材,其中有體育舞蹈中的國際標準舞,這一點可以看做是引入體育舞蹈的良好紐帶。我們在教學實踐中,可以審時度勢,恰當引入適合于幼兒舞蹈教學的其他體育舞蹈。規劃教材中的兩門課程:一是舞蹈基礎與訓練。全書共十一章,主要包括舞蹈基礎理論、基礎訓練。第一章綜合講述了舞蹈基礎的基本訓練,包括基本動作、訓練組合和民族民間舞等,比如東北秧歌、云南花燈、膠州秧歌、藏族民間舞等,且每種舞均詳細介紹了訓練的內容、基本動作、動作短劇、組合、教學提示和作品欣賞等。最后兩章介紹了國際標準舞和街舞,主要讓學生了解。二是學前舞蹈教育。全書共五章,主要包括學前兒童舞蹈教育基礎知識和訓練、具有民間舞蹈風格的中外兒童舞蹈、學前兒童舞蹈創作與教學活動的組織和實施。第一、二章概述了學前兒童舞蹈教育和基礎訓練,包括學前兒童基本舞步、地面訓練和扶把練習等。第三章介紹了具有民間舞蹈風格的中外兒童舞蹈,其中包括具有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風格的東北秧歌、藏族舞、彝族舞等的兒童舞蹈;具有我國民間舞蹈風格的芭蕾舞、捷克民間舞、踢踏等的兒童舞蹈。第四、五章分別是學前兒童舞蹈創作和教學活動的組織與實施,特別是第五章詳細介紹了怎樣進行學前兒童舞蹈創作和教學活動,包括活動的設計與組織、內容與方法、注意事項等;在最后一節的活動設計案例與分析中,舉了一些實際案例,有舞蹈欣賞與表演《金孔雀輕輕跳》、律動《摘果子》、集體舞《小燕子》、歌表演《胡椒小豬》等,涉及各種類型,對于即將走向教師崗位的學生們非常有用。
3.提高學前專業舞蹈教師的綜合素養
教師素質是指教師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中,必須具備的職業品德與從業素質,是教師職業形象、文化知識、育人能力等內在的綜合素養。作為一名合格的舞蹈教師,不僅要有愛崗敬業的精神,還應具有較強的語言水平和淵博的文化專業知識、規范與優美的身體動作示范等能力。此外,在素質教育實施推進的今天,對舞蹈教師來說必須要有一顆強烈的事業心,不斷加強和提高自身的業務能力和文化修養。體育舞蹈的融入要著意創新,有所作為,尤其是教師在指導學生編創舞蹈中,更要有意識地把一些體育舞蹈元素滲入其中。
參考文獻:
[1]教育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2012年10月發布[2012]4號。
[2]楊占軍:《體育舞蹈》,西安體育學院,2007,8,第2-80頁。
[3]郭劍華:《論體育舞蹈教學中的美育功能》,《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6年第5期,第47-48頁。
[4]朱鵬屏、王蓉:《體育舞蹈教學中的音樂教育》,《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1年第5期,第20-22頁。
[5]劉玉琴:《幼兒舞蹈教育》,北方婦女出版社,2004,2,第4-58頁。
[6]程新天:《兒童舞蹈教育、創作經驗說》,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3,第2-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