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走來,一路歌——記潼關中學校長侯潤生
作者:潼關縣職業教育中心 陳繼鋒
發布時間:2017-01-05 10:39:26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他是60后,出身于農家,憑著天資聰穎、勤奮好學,考入了令人羨慕的大荔師范學校。畢業后,成為了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當起了孩子王,從基層教師干起,一步一個腳印,一步一個臺階,先后擔任桐峪初中副校長、校長,潼關實驗中學校長,潼關中學副校長,潼關職業教育中心主任,現任潼關中學校長。
他是多面手,干過初中教育、高中教育、職業教育,不論在哪里,他都做得風生水起,非同一般,令人稱贊。憑借著公開、公平、公正的人格,真抓實干,一路走來,譜寫了一首首壯美的詩歌。
創造輝煌,書寫傳奇
俗話說三十而立,2000年,正是他的而立之年,也是事業奠定基礎之年。從2000年至2015年這15年間,從鄉下到城里,從小學校到大學校,從基礎教育到職業教育,他的經驗、管理日臻成熟,他揮灑汗水,厚積薄發,開啟了人生的新篇章,譜寫一段教育傳奇。
2000年,他擔任桐峪初中校長。在這兩三年間,他狠抓校風、教風、學風,學校面貌煥然一新,教學質量在5校聯考中名列前茅,管理工作得到了教育局的認可。2002年8月,被調到實驗中學擔任校長。在實驗中學擔任校長的5年間,他的管理經驗和教育智慧進一步提升,敢于擔當的人格魅力折服了廣大師生,特別是他抓教育質量所創造的輝煌,至今都無人能夠逾越。實驗中學由當初480名學生,歷經5年的管理發展到1600多人,中考成績從2003年起,連續五年穩居渭南市370余所公、私學校榜首。2005年1名學生的中考成績進入全市前十名,2006年、2007年分別又有3名學生挺進渭南市前十名。在此之前,潼關的中考第一名還從沒進入過全市前200名,正是教育質量前后的反差引起了縣、市教育部門領導稱贊,同時也引起了省、市各中學的關注,實驗中學5次獲得縣局頒發的“學校目標責任制管理”一等獎,他本人也榮登“陜西省優秀校長名錄”。
2007年,他擔任潼關中學副校長,主管高一。面對學校多年來粗放式管理,他再次沉下身子,以高超的教育智慧和非凡的管理能力,使得高一的教風、學風得到很大的改觀,贏得了師生的贊譽和擁護,高考再創佳績。
2010年,他臨危受命,擔任職教中心主任。面對職業教育進入低谷期,生源銳減、經費緊張、外債巨大、教職工人心惶惶的危機,他沒有退縮,迎難而上,對內加強管理,調動教職工積極性;對外積極協調,爭資引資,成功爭取1000萬元中央專項資金,建設綜合實驗樓,同時又積極和人勞、農業等部門聯合搞短期培訓,引領學校度過危機。五年中,累計還清學校債務共計800余萬元,硬件設施大為改善,學校得到進一步盤活。
從義務教育到高中教育,再到職業教育,三段人生經歷,他引以為豪的是初中那段教育生涯,特別是在實驗中學那五年,最讓他刻骨銘心。那五年是潼關教育質量大打翻身仗的五年,他的管理能力、教育智慧得到極大的發揮。為此,全縣人民認識了侯潤生侯校長。
2015年11月,在縣委組織的潼關中學校長公開競聘中,他又一次憑借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執著和先進的教育理念,成為潼關中學的領軍人物,潼關高中教育的大飛躍又一次燃起了希望。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他的成功源自于他富有成效而又獨特的管理,源于善琢磨、愛學習的好習慣,源于剛強、不服輸的人格特質,源于他追求公平、公正、一視同仁的寬闊胸懷,源于他知人善任、唯賢是舉的領導本色。
校長必須有辦學思想,必須有統領校園人才的智慧。他剛到實驗中學,就深入調研,認真分析,立足校情,構建全新的學校總體發展規劃。制訂了“一年嚴管理,兩年促提高,三年創牌子,四年抓穩固,五年謀跨越”的五年發展規劃,樹立了“向管理要質量、以創新求發展、憑實干出成績、靠開拓謀跨越”辦學理念,出臺了“目光要遠,方向要正;錄生要嚴,起點要高;作風要硬,正氣要足;工作要實,效果要好”的八要方針,提出了諸如:“團結協作樹校風,銳意進取創特色,自強自立養正氣,務實高效出成績”“我校有名師,名師帶高徒,名師高徒創名校”鼓舞性口號。曾多次給畢業班師生做過諸如:“憂勞自強,苦干興校”和“樹志向、講志氣、憑毅力、天天向上,學榜樣、找對手、靠拼勁、努力奪魁”等教育動員報告。積極向上的教育理念使全體教職工逐漸形成了統一的思想、提高了認識、堅定了忠于事業的信念。
每逢寒暑假,他總習慣于靜下心來反思教育教學、后勤等學校管理工作,忙于制度修改、完善和創新工作,著手規劃新學期全盤工作思路,以保證下學期工作有計劃、有步驟、有節奏、有效率的進行。先后制訂出多項操作性、實用性很強的管理制度,如建立了以《校委會成員工作評估方案》《班主任工作評估方案》《教師教學評估方案》《學習優勝班級評選辦法》“四大評估方案”為框架的評估體系,使教師明晰了工作目標和發力點。創立了《校領導隨查登記制度》《實驗中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學生補考制度》《畢業班優尖生培養辦法》等。也正是因為這些制度的科學導向、簡明實用而及時抓住了人心,深入了人心,避免了制度“擺設化”,有力地顯現了制度的引領指導作用。
領導干部的素質、組織管理能力、工作作風直接影響工作的質量。作為一名校長應該擔負培養后備干部的職責和使命,從凝聚人心到人氣旺盛,最后達到人才濟濟。他通過考察同志的道德素養、意志品質、干事決心、工作作風、工作能力和貢獻大小來擇優提拔,并且以“人盡其才、優化整合”的原則把人員安排到相應的位置,明確分工,放手讓他們去干,盡量創造機會使他們各顯其能,發揮最大潛能。教職工的能量和戰斗力是通過科學、合理的用人育人機制得以發揮,保證了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持續穩定發展,也有力推動了全縣教育質量的興旺發達。
他是從一線教師一步步走上領導崗位的,所以很清楚,教師不但需要尊重、需要信任,更需要平等和公正的對待。不能讓教師干與不干一個樣,干好干壞一個樣。他經常深入工作第一線,積極參與教育教學活動,如檢查、聽課、培訓、談心、批評教育,批閱教師教學計劃、總結,翻閱學習筆記,甚至參與閱卷工作,力爭全面掌握每一位教師的真實資料。并且把教師每學年所得的各級榮譽證書量化賦分,與工資半年獎掛鉤。只有對教師以“真心處之,公心待之,客觀評價、適時激勵”,才可以使教師保持持久、高漲的工作熱情。
這就是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智慧,就是他扎實有效的做法。而這些思想和智慧是在長期的踏實苦干、善學好思中鍛煉積淀下來的,并非是一日之功。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侯校長是無可爭議的渭南教育系統的標桿性人物,他的管理、理念、業績乃至對教育的貢獻,一直深受教育系統及學生家長的推崇。他創造了潼關教育一個高度,譜寫了一段輝煌,引領了一個時代。進入職業教育領域,他揮灑春秋,沒有懈怠,一如既往,勇往直前。
如今,走進潼關中學,總能看到侯校長深入教學一線的身影。每看到辦公桌一摞子筆記本,打開定能看到他獨特的教育理念,更多的是教育名家的文集或者是管理文札,每段文字,都標明年月日。足以證明他的博學、執著與堅持。每遇周末,他或者帶著家人、孩子外出陶冶情操,或者組織同志上山翻溝鍛煉身體。他的本色、前進的源泉沒變,那就是讀書、思考、練字乃至鍛煉身體。他在堅持,在提高,這恐怕是他教育管理、教育激情和教育智慧不斷噴發的活水。
多年來,他堅信精神的力量是無窮的。作為學校領導,若要干出點名堂,至少要具備四點,首先要樹立“精神無窮論”觀念,做思想的統領;其次要領導有方,謹防“將帥無才,累死三軍”后果;再次要一馬當先,謹防“甩手掌柜”作派;最后好學、博學,做到有學識,有高度,有深度,才能實現科學、高效,才能有的放矢。只有如此,才能激情不斷,活水噴涌,創造無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