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現實主義的名義脫離現實——論電視劇《中國式關系》的錯位表達
作者:謝嘯實
發布時間:2017-01-05 11:29:25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編者按:由沈嚴、劉海波聯合執導,陳建斌、馬伊琍、趙立新、胡可等實力派演員聯合主演的電視劇《中國式關系》,在火熱播出近一個月后完美收官。該劇播出期間,收視多次奪冠,CSM35城最高收視1.492,CSM52城最高收視1.38,市場份額最高占比4.484,收官當日樂視視頻點擊率破三億。值得稱道的是,《中國式關系》是一部既不是大IP,也沒有青春偶像加持的現實題材電視劇。無論是微博熱議度,還是同檔電視劇關注度,《中國式關系》一直都保持著超高熱度,位居前三甲,相關劇情多次登熱門話題榜首,強勢搶占客戶端推薦位。而在媒體關注度方面,該劇引發的深刻社會話題也吸引了主流媒體們的眼球,門戶網站頻頻將《中國式關系》相關內容推送到首頁焦點,自媒體公眾號更出了逾30篇探討中國式關系劇情、演員、話題的高質量文章。
《中國式關系》,導演沈嚴繼2004年的《中國式離婚》后,又一部探討中國人倫理和情感模式的大制作電視劇。說它大,并非指投資和演員陣容,而是它涉及的話題。如果說《中國式離婚》談論的還是一個非常具體而且輻射范圍有限的問題,那么《中國式關系》可以說已將全部國人一網打盡——只要是中國人,只要生活在中國,只怕誰也無法逃離“關系”二字。記得偶爾看到的文章說,“Guanxi”這個詞匯好像已經被收入英文字典。如果屬實,可見這“關系”二字對于相當多的外國人而言是他們認識和了解中國必須要學習的課程。
當然,各國人民都有其必須處理的人際關系,但中國人的關系恐怕在全世界人民看來都無比復雜,舉個簡單的例子,學過英語的人都會驚異于英文如此簡單對待各種家庭成員的身份,姐妹、兄弟、叔叔伯伯等親戚均只有一個詞來稱謂,但一個中國人在家族中的稱謂是絕不會有第二個人和他一模一樣,由此可以看出,中國傳統文化中對于界定個人身份的絕不含糊的決心。而這正是“中國式關系”如此復雜的基礎。于是“中國式關系”在我看來,是近些年來難得一見的真正能表現我們這個國家和民族的文化特質的好題材。記得最初知道有這樣一部電視劇,心里就生出某種期待,希望它在這個名字之下能為中國觀眾帶來一部有厚度有高度深入反映現實的好作品。然而很遺憾,我必須說,觀影后的感受和最初的期待是大相徑庭。簡單來說,浪費了一個好構思。
我們先來看看《中國式關系》講了一個什么故事:某市規劃院綜合辦副主任馬國梁從美國公干回國,飛機上偶遇畢業于美國大學的建筑師江一楠,江一楠回國是要談一個老年公寓的項目,而那時她并不知道,坐在她身邊這個令她討厭的中年官員,就是她此次回國要尋求的支持者。馬國梁更想不到,他此后的人生,會和旁邊這個海歸設計師有莫大的關系。
馬國梁原本工作春風得意,有望接任主任一職。誰知家庭內部突發變故,長年對家庭的疏忽使得妻子劉俐俐婚內出軌高中同學沈運,而沈運又偏是馬國梁的下屬。于是,家庭和工作就不可避免地糾纏到一起。禍不單行,這一切馬國梁原本并不知情,然而一次意外摔傷不但讓他撞見妻子和下屬在一起,更令他自己被誤會和江一楠有所瓜葛。沈運隨后在馬國梁失去家庭的同時出賣馬國梁,坐上了主任一職。頓時,國家機關干部馬國梁成了落水狗。做慣了領導的馬國梁不甘心看人眼色做人,憤而辭職,下海創業。曾經和他水火不容的江一楠在偶然的機緣下成為他的合作者。兩人決定共同將老年公寓項目開發并建設完成。作為一個涉及巨大經濟利益的房產項目,項目實行過程中遇到了各種各樣的阻力和壓力。原本認為自己婚姻幸福的江一楠也在項目進行的過程中被丈夫背叛,一度失去了所有。于是,馬國梁和江一楠,這兩個生活背景、價值觀和行為模式有巨大差異的人,選擇了并肩戰斗,他們由對立沖突漸漸變得相知相惜,并在不知不覺中產生了真摯的情感。
最終,他們成功掙脫了所有試圖網羅壓制他們的無所不在的中國式關系的大網,順利完成了老年公寓項目的建設。同時也再次找到了幸福的生活。從目前的劇情介紹看,這個故事的架構相當不錯。職場家庭兩條線相互交織。兩位主人公的命運也互為觀照,是一個很規范而且很有戲劇張力的情節劇的標準模式——意思就是,只需要在此框架上擴充內容,就可以寫出一個不錯的劇本。那么,到底是什么導致了目前的電視劇并沒有達到一個較為理想的狀態,甚至遠低于我們的期待呢?
電視劇目前的劇情從職場家庭兩條線并行發展。這一方面是說故事的套路,一部長篇電視劇,一條線索講故事,太過單薄,而且很難編造出足夠吸引住觀眾的劇情。增加線索,就必然會增加人物,而圍繞人物,自然就會產生更多情節。另一方面,這樣的敘事策略,也是完全針對主題設計,既然叫做《中國式關系》,那么屬于這個“關系”范疇的東西就方方面面都得納入,否則內容無法支撐主題,而且也會流于普通的都市題材電視劇的樣式——畢竟都市題材電視劇的發生地點不是家庭就是職場,人也同樣陷身于各種各樣的關系之中。從目前看到的情形,在突出主題,避免雷同上,《中國式關系》顯然做了周全的考慮。電視劇開篇就定下了全劇基調,而且為之后的故事發展開辟了一個能將情節帶入非常開闊的“關系”境地的局面——這就是創作中的“窄門”理論,寫作一個故事的時候,如果能在故事開場,就營造出一個較為具體的情境,則非常有利于其后情節的推進。在《中國式關系》中,這道窄門就是兩位主人公馬國梁和江一楠在飛機上的初次相逢——兩個人的性格、身份、職業、下飛機后第一件要做的事情都迅速得到比較清晰的交代。觀眾看到,原本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人,卻必然要在之后的劇情發展中建立起密切的聯系。于是作為一個典型的“不是冤家不聚頭”路數的故事,之后的劇情發展就必須要完成這個任務——讓這對“冤家”從敵對走向友好。顯然,目前的《中國式關系》正是按照這樣的理念創作出了較為豐富的劇情。
然而,劇情豐富僅是一方面,一部好的現實題材的電視劇,還應該做到各方面設定得有理有據和準確。我們看到,馬國梁和江一楠從冤家到愛人同志的漫長過程中,經歷了家庭和職場的巨大變遷,情節不可謂不跌宕起伏,也確實頗有吸引觀眾追看的力量。但是,這些情節,大多流于男女主人公的感情方面,為了讓他們的情感生活豐富多彩,還特別為馬國梁塑造了一個“極品”岳母,并且讓這個岳母成為馬國梁命運大轉變的主要原因。一部劇看下來,似乎叫《中國式岳母》更符合電視劇內容的比例分配。為何如此,顯然是市場考量,欣賞一個被奇葩岳母攪得雞犬不寧的中年危機夫妻的情感生活,沒有準入門檻,不需要費心思考,也更為娛樂。但是,不要忘了,江一楠的老年公寓項目才是貫穿全片的一個核心話題。江一楠回國是因為要開發老年公寓項目,會遇上馬國梁也是因為開發老年公寓項目。江一楠之所以能和馬國梁冰釋前嫌,更是因為兩人對于老年公寓項目的執著,為了讓馬國梁和江一楠的人生能夠有更多交集,電視劇還特別賦予馬國梁國家事業單位綜合辦副主任的職務。這什么意思?意思就是這部電視劇在根子上不是為了解決角色的婚姻問題,而是在一個職業話題的情境下讓所有人物的情感順其自然地發展。沒有職場方面的內容,片中的任何“關系”都不會發生,這部劇根本毫無存在的價值。因此,我們是不是需要將更多的筆墨和精力放在圍繞老年公寓項目開發的相關問題的描述上?
《中國式關系》當然并非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片中也確實出現了不少針對建筑行業一個項目是如何做成而進行的描繪。但是,新問題又出來了。雖然并非專業描述建筑規劃行業的職場劇——其實已經相去不遠,但是既然以其為核心情節紐帶,作為創作者,是否有百分之百的必要,詳細并且準確了解這個行業運作的流程。劇情需要的話,再學習一些專業術語,懂得一些專業知識。然而,目前電視劇里和此有關的內容,就我這個外行一看,都感覺有很多疏漏之處——馬國梁作為一個市級規劃院綜合辦的副主任,真的有權力對全市的建筑項目進行審查嗎?事實上,調查一下就會發現,作為規劃局的下屬單位,規劃院只有設計和服務職能,沒有項目審批權。如果把馬國梁設定為規劃局主管業務科室的主任才更符合電視劇里角色的定位。至于江一楠,一個建筑設計師而已,并沒有權力挑戰開發商的權威,這是一個很簡單的乙方該以何種態度對待甲方的問題。電視劇前的乙方們,肯定都很羨慕江一楠可以這么強硬。中國電視劇人設的真實性常被詬病,這很大程度上并非編劇水準不夠,而只是個創作態度問題。盡管拍攝電視劇的目的就是娛樂大眾,但娛樂這件事也得足夠認真才能做好,韓劇的流行難道還不夠發人深省嗎?
或者,《中國式關系》想表達的就是,在當下的中國行事,很多時候靠的是關系,而非專業能力,但是,這部劇摒棄和批判的正是這樣的不良風氣,并且在故事的最后證明了關系并非我們在這個社會立身處事的不二法寶,不走捷徑,高度的專業化才是做好一件事情的根本。那么,創作劇本的時候,是不是也該以此為準則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