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中學美術課堂教學效果的途徑
作者:江蘇省海安縣海安鎮隆政初級中學 胡寶勤
發布時間:2017-01-04 17:40:07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美術教育是中學教育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中學美術教育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和美術修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推進,中學美術課堂也開始受到教師和學校的重視。那么,如何提升中學美術課堂教學的效果,發揮美術教育的作用呢?
一、明確角色,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1.明確教師的角色。
中學美術教育,不僅承擔著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使命,而且承擔著培養學生的藝術創造力,促進學生各項能力全面發展的使命。美術教師要適時地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明確并且轉換自己的角色。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正確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如課堂中先巧妙地導入主題,然后提出自學目標,再鼓勵學生討論自學收獲,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升學生的美術欣賞能力。例如,在“藝術表現的深層意涵和審美價值”這節課的教學中,教師根據教材內容的實際情況,給學生提供大量的美術作品,讓學生自己學習和鑒賞,諸如“收割者的報酬”“粒粒皆辛苦”等美術作品,引導學生深入地了解和分析作者所要傳達的情感。在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教師要拉近與學生的距離,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不斷改進自己的美術教學方法,來適應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
2.定位好學生的角色。
數學家華羅庚曾說過:“任何一個人,都要必須養成自學的習慣,即使是今天在學校的學生,也要養成自學的習慣,因為遲早總要離開學校的!自學,就是一種獨立學習,獨立思考的能力。行路,還是要靠行路人自己?!卑5录印じ粻栆舱f:“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敝袑W階段,正是學生由兒童轉變為青少年的關鍵期。學生在這段時間內,會變得比較敏感,在行為認知方面更希望被他人所認同。因此,在中學美術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定位好學生的角色。例如,在“藝術表現的深層意蘊和審美價值”這節課的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各抒己見,要給予回答正確的學生以熱烈的掌聲、由衷的稱贊,如果回答錯誤了,要及時幫忙找出錯誤的原因,并進行積極改正。讓學生先說,教師后說, 讓學生當“老師”,教師當“助教”,變教師唱獨角戲為師生共同參與,這樣教學效果就能顯著提升。
二、創新教學方法,鼓勵學生走出課堂
1.創新教學方法。
在中學美術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創新自己的教學方法。倘若只局限于對學生美術理論知識的灌輸,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課堂教學效率低下。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美術教學方法的創新。教師可以根據美術教材的內容,選擇、組織小組競賽學習、小組合作學習等教學活動,讓學生的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在學生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地學習美術課程的相關內容,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自學習慣,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同時,教師要給學生提供廣闊的學習空間,讓學生更多地接觸現實生活。要引導學生走出課堂,在實際生活中尋找美術學習的內容,為學生的美術創作提供更多的靈感。
2.鼓勵學生走出課堂。
如,在“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這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直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探究和感悟,讓學生了解到美術作品都是從實際生活中抽象而來的,是作者對實際生活的一種深層次的思考和表達。此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走出課堂,到大自然中,進行小組合作寫生。在學生合作繪畫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繪畫技巧的引導,收集學生的繪畫作品,進行有針對性的評價,促進學生各方面能力的發展。
三、優化作業,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1.優化美術作業布置。
美術作業作為教與學的交匯點,其設計直接影響著教學的實效,因而布置美術作業也是一個重要的教學環節。傳統教學中,我們給全班學生布置相同的作業。由于學生個體的差異,有的學生感到難度適當,有的學生感到困難,有的則感覺比較容易。這樣學有余力的學生吃不飽,能力得不到進一步提高,而基礎差的學生卻跟不上,日積月累自信心就會受挫,學習興趣就會逐漸降低。因而在布置作業時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分層布置。比如在教學“寫意花卉”這節課時,就可布置三個層次的作業:1.基本要求:臨摹,以著重掌握基本的技能技法為主;2.中等要求:運用技能技法,完成簡單的創意訓練;3.高等要求:熟練運用技能技法,創作一幅寫意花鳥畫。分層作業的實施,照顧了全體同學,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了有效發展,學生的作業質量整體有了提高,學習積極性也得到提升。我鼓勵學生選擇完成有一定難度的作業,讓他們能體驗克服困難、獲得成功的喜悅。
2.講評美術作業注重技巧。
美術作業是學生對課堂知識的理解和鞏固,并將之轉化為技能加以體現的一種展示。對美術作業的評價就是對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程度和質量的評價,具有一定的強化作用,教師給予的評語和成績對學生個人乃至整個班級都有導向作用。
在對學生美術作業評價過程中,教師要綜合多方面的因素進行,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多角度分析和評價學生美術作業中存在的優缺點,對于好的美術作業要積極進行鼓勵和贊揚,幫助學生樹立和增強自信心,實現自我價值,進一步增強學習的自覺性、主動性。對于存在瑕疵的美術作業,教師要選擇合適的方式,將錯誤指出來,如“你這兒顏色太深了,再處理淺一點效果會更好”。這種方式,不但讓學生敢于說出自己的想法,也容易接受教師所提出的建議,從而促進其繪畫水平的進一步提高。
在中學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作業評價常集中在學生的構圖方面。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考慮學生的實際構圖能力。例如,在一節水墨畫教學中,有位學生性格比較內向,美術成績比較差,我主動地走到他面前進行美術作業輔導。多次鼓勵和引導之后,這位學生終于完成了一份比較完美的美術作業。在進行作業評價時,我給了這位學生一個優秀。在后續的美術教學過程中,這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了,有時會主動找教師進行指點,也開始與同學進行交流,美術作業成績也逐漸變好了。在美術作業評價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學習特點,進行有針對性評價,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美術作業的評價效果,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在中學美術課堂教學中,要根據相關的教學理論,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活躍學生的思維,選用合適的美術教學法來引導學生學習美術知識,提升學生的美術修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提升學生學習的效率,提升中學美術課堂教學的質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