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談美術教學中學生個性的培養
作者:江蘇省啟東市長江小學 茅華艷
發布時間:2017-01-04 18:36:40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尊重學生個性,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發展。作為一名美術教師必須了解學生的美術學習個性特點,注重美術教學的多元性和彈性,并善于挖掘、培養和優化學生的獨特性。因此,筆者在美術教學中重視挖掘學生多樣的潛能,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實踐機會,讓學生的個性得以發展。
一、在教學中彰顯學生個性
由于家庭、年齡、性別、先天等方面的因素,學生本身就存在差異。譬如:有的學生對美術感興趣,有的學生對學習美術興趣不濃,有的只喜歡捏橡皮泥,有的又喜歡剪紙……針對學生個性的差異,教師首先要了解學生的個性及在美術學習活動上表現出來的個性特點,可以采用多種方法。譬如:問卷調查、評判作業。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寬松的課堂中觀察學生課堂行為表現,例如:上課時,重新安排學生座位,提出問題,讓學生暢所欲言一起議論,了解學生的個性特點,根據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因勢利導,為他們在美術學習上找到最佳突破點。在美術學習活動過程中采用多種方式,激發學生在視覺、聽覺、觸覺、運動等方面的感受,使擁有不同優勢的學生都能獲得發展的機會和空間,促使他們酣暢淋漓地抒發自己的審美體驗。
二、注重教學方法的多樣性
要使每個學生的個性得到發展,教學就必須多樣化。整齊劃一、沒有個性、缺乏新意的學習方式需要改變。具體表現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形式上,都必須不拘一格。
1.教學內容的多樣性。
美術課堂的教學內容可以不局限于課本內容,盡量挖掘地域美術資源,開發校本美術教材,如:把我們沿海的一些美術資源編成課題,《舌尖上的海鮮》《撒網歸來》《海上迪斯科》等,帶領學生參觀漁港,觀察漁船、海鮮,從它們的形狀、色彩、大小入手,運用寫實、夸張、想象的方法,用美術的形式把它們表現出來。
2.教學方法的多樣性。
在教學方法上,可以運用多媒體讓學生在感官上欣賞美,可以用豐富的語言來描述生活中的美,可以收集廢舊材料,讓學生創造多元化的美……充分刺激他們的視覺、觸覺,從他們的興趣、能力出發,培養他們積極主動的學習精神,從而讓他們的個性得到充分的發展。
3.教學形式的多樣性。
多形式的課堂教學同樣能培養學生的個性,如戶外美術活動課,課程富有特色,有挑戰性。比如:我在上二年級《會滾的玩具》時,嘗試到戶外教學,把學生分成若干組,把制作好的玩具有的放在水泥地上滾,有的放草地上滾,有的放在事先擺好的傾斜的木板上滾……通過戶外體驗,讓學生知道自己作品的優缺點。整堂課氛圍輕松、心情愉悅,教師完成了本課知識和技能的教學,學生在收獲知識的同時,也知道了美術在生活中無處不在。激發了學生對美術課的興趣,效果更好、樂趣更多。
三、用多元評價發展學生個性
有一句話說得好:每一個兒童都是一個天生的藝術家。由于每個學生的個性差異、智力差異、家庭差異,所以他們的美術潛能也有差異,美術作品的最后效果也不一樣。
為了讓學生增加學習美術自信心,發展他們的個性特點,在課堂最后一個環節——評價環節中,我把評價的方法采用多樣化。例如:在上手工造型課時,把評價標準分為幾個方面:精致美、創意美、夸張美……讓學生從各種特色的作品中體會到不同的美,對自己的作品也有一定的成就感,以此增加學生對美術的興趣。在上繪畫課時,可以運用水彩筆、彩鉛筆、炫彩筆、油畫棒等材料,評價也從顏色鮮艷、細致認真、大膽創新等方面來點評,讓學生更加自如地運用各種材料來作畫。這樣的評價方法,不但發展了學生的個性特長,還挖掘了每一個學生的潛能,使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都能顯現出來。所以采用多元的評價,有助于關注學生的優點,調動學生對繪畫的積極性,增加了學生成功的信心。
美術課學生個性的培養,對于學生的綜合能力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每一個美術教師都肩負著重任,教師應尊重學生、賞識學生、幫助學生,使他們的個性得以完善與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