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畔讀書會, 在喧囂中遇見安靜的自己
作者:甘肅省慶陽市向陽小學 張 瑾
發布時間:2016-09-28 11:39:20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兩年前,你說:老師,孩子就交給你了,要打要罵隨你。這孩子又淘又倔,已經轉過兩所學校了,沒治了!我說:讀點書吧!你說:哪有時間?我一天忙得要死,這不又要去陪人應酬!教育孩子的事,我不懂,你比我專業,勞你費心了啊!再見!
一年前,你說:你總在微信、QQ群上表揚班里好多家長,咋就不見表揚我們家啊!我這下也要買書去看啊!我說:讀吧,讀書就會表揚你!
半年前,你說:張老師,咱們周末組織個家庭讀書會吧,放在我家,我來組織你看好不好?我說:行啊,你比我想得周到又長遠!
暑假里,你說:張老師,咱們的湖畔讀書會參加的人太多了,要不要控制一下人數啊?只組織咱班的家長和孩子?我說:不行啊,愿意讀書的都是美麗的,去掉哪一個合適呢!
從一年級新生報名那天起,我就開始了班級讀書活動。所讀的書目以班級書柜統一配置的二百多本注音繪本為主,結合孩子的捐書進行圖書漂流活動,利用一部分家長自愿捐贈的圖書進行親子閱讀。每周將做得比較好的孩子、家長、家庭的名單分享在班級微信和QQ群上,號召廣大家長向這些重視閱讀教育的優秀家長學習。
二年級初,班上一些熱心家長提議組織家庭讀書沙龍。利用周末,距離相近或興趣相近的家庭可以集中聚會,以沙龍形式來提升親子閱讀、家庭閱讀的趣味性,調動更多家長參與的積極性。我們的讀書形式也開始由單一的圖書轉向了影視和互動表演。每次沙龍結束的時候,大家都意猶未盡。雖然時值冬春交替,天氣寒冷,但參與活動的家長熱情高漲、風雨無阻。
隨著參與人數越來越多,我們的確也感到了在家庭內組織人數較多的閱讀沙龍的壓力和不便,又加上這學期天氣漸暖,戶外活動增多。于是,天才的家長們創造性地把沙龍地點選在了公園荷花湖畔東南角的小廣場上。
第一次的湖畔活動大家心里都沒底,不知道在這喧囂里能否堅守住自己一顆善讀的心!我們帶著種種對自己的疑慮,小心翼翼地進行了第一次嘗試!因為新鮮,因為鮮有,第一次的活動我們是在人群的包圍中羞澀完成的——盡管有各種批評之聲和嘈雜之聲,但依然擋不住我們繼續前進的腳步!就這樣,每周一次的湖畔讀書會堅持了下來;就這樣,每周一次的湖畔讀書會在暑假期間變成了“每天七點半,不見不散”的“天天讀書會”……我們把人群由好奇圍觀讀到習以為常,我們把內心由惴惴不安讀到平靜似水,我們把參與者的身份由本班家長讀到三教九流……
喧囂的湖畔,各式各樣的休閑,五花八門的放松,但仍有一部分愛讀愿讀的人群選擇了我們。讀書會的活潑分子孫興林的媽媽感慨地說:“以前就是來跳跳廣場舞呀,散散步啊,沒想到跟上孩子們一讀,竟發現讀書也那么有趣。大聲地朗讀,忘情地朗讀,忘記了周圍的一切。一小時讀下來,竟感覺心靜了,寬了,舒坦了!”翟文雅的爸爸是讀書會的骨干,事無巨細,費心很多。但在談起讀書會的運作時樂觀地說:“不累!功德無量的事情!看到那么多的家長和孩子喜歡讀書,真是開心,覺得自己的努力沒有白費。別的不說,光我家的丫頭自跟上讀書會讀書以來,膽子大了,口齒清楚了,人多的地方也敢展示自己了。今年開始,連作文水平也突然提高了。我家鄰居的孩子又淘又皮,他爸爸也求我帶來一起讀書,期待通過讀書來改變他的心性呢!”
堅持了兩年的讀書活動,從教室到家庭再到社區。環境在變化,但在閱讀的過程中,我們始終都遇見了一個在喧囂中最安靜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