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良好的開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對于課堂教學,也是一樣,特別是課堂導入設計至關重要。一堂成功的語文課首先是要有好的導入方法。好的導入方法能調動學生積極思維,激發學生求知欲,把學生引入學習情境,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導入的設計要因文而異,現談談我的幾種導入設計方法:

一、設置懸念導入

懸念是學生學習心理的一利強烈刺激,使學生產生對所學知識的渴望和關切心情,如教《死海不死》這篇課文時,我先讓學生描述一下所見過的大海是什么樣的?海底有些什么?海上容易發生哪些不安全事故?是什么原因?學生的答案多種多樣。然后老師板書課題,并讓學生思考:我們今天共同來學習一篇關于大海的說明文,為什么把海稱為死海?為什么死海不死?為什么死海將來會死?此標題對文章內容和結構有何作用?希望大家讀完課文后能告訴老師這些問題的答案。設置的問題成了學生思考的催化劑,將學生引入了求知的境界。

二、設疑導入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曾經說過:“思維自疑問和驚喜開始。”有疑才有問,才有究;有問才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索知識的積極性。如教《傷仲永》一課時,我先板書課題再問學生:“仲永是什么樣的人?為什么人們因仲永的遭遇而感傷?通過仲永的事例,說明人的天資與后天成才有什么關系?今天我們就帶著這些問題來學習這一課。”這樣既激發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又掀起了學生思維的波瀾,為進一步學習課文奠定了基礎。

三、由謎語導入

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調動學生思維積極性,可采用猜謎語形式進行引導。比如教學《蜘蛛》一課時,先說謎語:“南陽諸葛亮,穩坐軍中帳,排起八卦陣,單捉飛來將。”學生很快說出謎底是蜘蛛,接下來讓他們談談蜘蛛的特點,同學們七嘴八舌,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進行發言,文章里所要講的內容也被他們剖析得差不多了,達到了這節課的教學目的。

四、講故事導入

眾所周知,學生都愛聽有趣的故事,在講授新課時,教師可根據課文內容,講一個與本節課文相關的故事進行導入,便于學生理解課文的內涵,把握文章的主旨,更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在上《工之僑獻琴》時,我先講故事,然后問同學們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呢?同學們眾說紛紜,接著教師板書課題《工之僑獻琴》,請同學們快速讀課文,理解文意,看看此文與老師講的故事揭示的主題是否一致,這樣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五、旅游觀光式導入

旅游觀光對于活潑好動的小學生來說,是很有吸引力的。在第二冊的口語交際《春天在哪里》的導入中也可以采用這種方法。上課伊始,教師就說要帶學生去春游,然后讓學生隨著《郊游》的音樂一起踏步走向田野、花園、小河邊(多媒體出示),逐一說說,你看到了什么?教師隨機對學生進行說話的指導。用這種方式進行導入,形象生動,學生的注意力比較集中。

六、游戲趣味式導入

游戲是孩子們喜聞樂見的活動形式,在課堂教學的導入環節,教師若能設計一些新奇巧妙的游戲,并運用風趣、幽默的語言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興趣成為直接推動學生學習的內驅力,就會使學生學得主動,學得輕松。有位老師在《春天在哪里》的導入中設計了這樣一個游戲“小朋友,請你伸出你的手,摸摸你的桌子,”學生摸了;“請你伸出你的手,摸摸你的臉,”學生也摸了;“請你伸出你的手,摸摸你的肚子,”學生又摸了;“請你伸出你的手,摸摸春天!”學生茫然了,這時教師馬上板書課題,并出示春姑娘的圖片,用充滿感情的話語導入新課:“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讓我們跟隨春姑娘一起去找找吧!”多么巧妙的設計,多么新穎的導入。

七、溫故知新式導入

新課程的教材雖然是由編者選取一篇篇的課文組成課本,它們相對獨立,但在情感態度和內容上或多或少存在著聯系。在教學中,我們可以利用這種聯系來進行新課的導入,從而加強新舊知識的聯系,溫故而知新。

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語文新課導入的方式方法也是五花八門,有設置懸念導入、設疑導入、由謎語導入、講故事導入、旅游觀光式導入、游戲趣味式導入、溫故知新式導入等,不管是用哪種方法導入,都要能吸引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明確新課的學習目的。通過導入來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激發學生求知的欲望,激活他們主動探索的熱情,從而使課堂教學煥發出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