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戲能使幼兒通過思考、想象、嘗試、驗證、創造、吸收、理解并適應周圍的世界。發揮游戲的教育功能,能促進幼兒全面和諧發展。在安康市幼兒園的《安康民間藝術融入幼兒園課程的研究》課題實施過程中,民間音樂游戲作為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以其在音樂教育活動中獨有的特點及價值,在幼兒發展中起著十分重要的積極作用。

一、民間音樂游戲的特點

民間音樂游戲是民間音樂與游戲的結合體,具有簡便易行、易學易會,有著較強的趣味性和隨意性的特點。民間音樂游戲活動中所配有的歌謠童謠容易表現,更貼近自然,貼近幼兒的生活,有著它自身的魅力和優點。

1.趣味性強。民間音樂游戲來源于民間,是勞動人民創作、流傳下來的,它之所以能夠代代相傳,是因為它有著廣泛的趣味性,內容生動活潑,且節奏感強。有的游戲還配有兒歌、口令,兒童邊玩邊唱,情趣盎然,使之始終沉浸在歡樂之中。

2.材料簡單。民間音樂游戲的材料,大多數是一些我們日常生活和周圍環境中容易找到的物品。如鎖、鑰匙、鉆圈等,這些材料方便易找,更不需要花錢,還有些游戲不需要任何的游戲材料,但是孩子們在新穎、有趣的游戲中仍然能找到屬于自己的那份滿足和快樂。

3.隨機性強。民間音樂游戲的開展一般不受空間、人數、材料等條件的限制。不管多么短的時間、多么小的場地,只要兒童有興趣,有想玩的愿望,哪怕只是擠在一個小小的角落里,他們也三五成群地聚集起來,自由地邊唱邊玩耍。

二、民間音樂游戲在教學中的運用

民間音樂游戲對于孩子性格、情緒的培養有其自身獨特的作用,不少孩子對民間音樂游戲有著非常濃厚的興趣。在民間音樂游戲中,平時一些不太活潑、不太愛說話的孩子變得異常的活躍和投入。那么,如何將民間音樂游戲更好地運用在實際教學中,就成了我們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1.學會選材是民間音樂游戲開展的關鍵所在。民間音樂游戲對于這一輩的孩子來說是有一些陌生的,因此要讓孩子能接受并喜歡上民間音樂游戲,關鍵是選擇到一個既有趣、孩子易于接受而且感興趣的民間音樂游戲。在內容的選擇上,應該十分注重游戲的有趣性、簡易性。有趣性是讓孩子對活動感興趣的重點,簡易性是讓孩子在日常的生活中也能進行游戲。

2.利用多樣化的表現形式,不斷豐富幼兒知識經驗和感性經驗。為幼兒創設一個寬松自由、開放鼓勵的環境、提供幼兒自主和主動活動的空間和時間,是確保幼兒自主學習的一個重要條件。在游戲形式上,靈活改變游戲對象,從單一游戲方式向多種游戲方式轉變,涵蓋了親子、平行班、大帶小不同游戲方式,對幼兒游戲經驗的提升起到了促進作用。

三、民間音樂游戲對幼兒發展的影響

民間音樂游戲的開展過程,可以說是幼兒逐步形成良好個性心理和積極情感的過程。民間音樂游戲因為玩法有趣,材料簡單,游戲規則可由玩者隨機制定,不受環境、材料的限定,孩子們玩得開心、自在,為幼兒良好的個性品質奠定了基礎。在這個過程中,幼兒學會了自我控制,鍛煉了抗挫能力,增強了明辨是非、正確評價的能力,形成了樂觀、開朗的性格。

1.幫助幼兒養成活潑樂觀的性格。無論是蹣跚學步的嬰孩或者是精力充沛的孩童,都會對民間音樂游戲做出較為積極的情緒反應。民間音樂游戲充滿著無窮的趣味性和音樂性,在游戲中加入兒歌、音樂后,更顯游戲的魅力。幼兒易接受,且隨時隨地、自由結合,不用任何道具就玩得很開心,孩子們在游戲中尋找快樂、創造快樂、分享快樂,它成為孩子們快樂的源泉。由此可見,民間音樂游戲對于孩子性格、情緒的培養有重要作用。

2.創設自由化的情境,增進親子關系。教育研究的成功,除了教師的努力外,更離不開家長的支持、配合和理解。親子游戲、伙伴游戲與大帶小游戲是幼兒社會性發展的重要途徑,家長和孩子共同參與民間音樂游戲是增進親子關系的有效手段,能幫助家長轉變觀念,在游戲中和孩子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