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導學生認識和理解線條美
作者:甘肅省平涼市莊浪縣第一小學 朱長紅
發布時間:2016-09-28 15:20:18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線條既能表達簡單的圖形,又能展示復雜的結構,是塑造物體形象最重要的造型語言之一。同時線條又具有豐富的美感特征,它以曲直、長短、粗細等形態,通過彎轉、起伏、交錯等方式,可以在畫面上產生剛柔、疏密、流暢與凝重、安靜與躍動等不同的視覺效果。認識和理解線條呈現出的豐富美感特征,只有融入到常規的教學當中,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引導和培養。
一、從生活中觀察和感悟線條的美
藝術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生活中豐富多樣的物體為我們提供了大量的藝術素材,我們要教會學生觀察和分析各種自然形體,從身邊的物體中尋找線條,認識線條,如操場上的跑道、街道上空的電線、遠處的山脈、河流、鐵路等無一不是線條的世界。這些形態各異的線條呈現出的韻律美、力度美和裝飾美,既美化了我們周圍的環境,又豐富了我們的生活,給人以美的享受。
通過觀察,讓學生自己動手用簡單的線條表現不同的物體,用直線畫直立的電桿,斜斜的線條畫飄落的雨、風,上下起伏的線條畫遠山、大海……然后再讓學生體會畫畫時的感覺,有的線條直而有力像塔吊上的繩索,有的線條輕柔的像棉花和云朵,有的線條像奔馬跑過……
二、引導學生從美術作品中感悟線條的藝術魅力
在許多美術作品中,我們都能感受到線條所帶來的視覺美感,比如古代中國人物畫家吳道子所作《八十七神仙卷》,就非常注重線條的快慢、輕重、轉折中的力量變化效果。把過去圓潤但顯得刻板的線描,發展到有粗細變化,使表現出來的衣褶仿佛迎風飛舞,極富動感。
在欣賞藝術作品的同時我們還要讓學生懂得,線條也是裝飾美化畫面的重要方法,通過線條的不同組合排列與點、線、面的有機結合,能使畫面更美、更生動。比如在上《植物的血管》這一課時,我拿出一些紋樣、質感和顏色比較突出的植物葉子,讓他們先產生最初的印象,然后出示范畫,范畫里植物的葉子紋樣產生了許多變化,線條的表現更豐富了,呈現在學生面前的是有各種點線面構成的美妙圖案,線條所產生的粗細、疏密,曲折、交叉、迂回等多種和諧與變化,使畫面更加豐富且有整體美感。看起來特別有節奏感和秩序感,兩種不同的視覺感受帶給學生深刻的美感體驗,使他們進一步了解線條在繪畫中的獨特表現力和美感特征。
三、通過繪畫來感知線條的美
當學生初步具備了對線條美的認知之后,在他們的腦海里會產生用線條來表現美、創造美的要求和愿望,他們想運用線條把自己觀察到和想象到的東西表現在畫面上。這時我們可以通過一系列的線描練習讓學生進一步認識和理解線條的美感。為此,在設計課題時,我選擇的是蔬菜及有結構變化的日用品等。因為這些物體的外形特征明顯,學生容易表現。如白菜的葉子和大白蔥的根須以及書包上復雜的結構,可以給學生提供豐富的表現內容。在線的處理運用上指導學生注意線條的疏密變化、輕重緩急的節奏感,利用直線、曲線、折線的起伏、回轉、放射等方式來加強畫面的韻律感。
四、 通過寫生深入理解線條的美
首先,選擇一組簡單的靜物,可以不管構圖直接引導學生從靜物的輪廓線入手,逐漸過渡到對靜物細部的觀察和表現,讓學生靜下心來觀察,慢慢感受物體細部線條的變化關系,只有通過細微的觀察才能發現物體的美感,發現需要表現的東西。
其次,對寫生物體通過不同視點的觀察來表現,從靜物的側面、正面、后面觀察,并要求他們從不同角度來表現物體。在寫生過程中要求用流暢舒展的線去畫,更要適當注意好畫面的主次、大小、聚散遮擋關系,用線條表現出畫面的節奏感,韻律感和美感,加深他們對線條應用的熟練度,是快速有效提高學生認識理解線條美感的重要環節。
第三,在選擇寫生對象時,要注意不同質地、不同用途靜物的交換寫生,通過各種材料的寫生體驗,讓學生感知線的粗細、剛柔、滑澀、虛實、疏密等變化產生的不同美感。
因此,在美術教學中我們注意讓學生發現自然、生活中千變萬化的線條,通過仔細觀察,認識不同姿態的線條,并加以自我創作體驗,從中體會線條的美及其在美術作品和生活中產生的視覺效果,通過掌握各種豐富變化的線條所產生的節奏感、韻律感和秩序美進一步理解線條的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