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用品在物理體驗式教學中的妙用
作者:陜西省鎮巴縣興隆初級中學 胡海軍
發布時間:2016-09-28 15:23:38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實驗在物理教學中有著重要作用,它是物理學發展的基礎,肩負著發現物理規律、驗證物理道理的重任,是對學生進行科學探究和認識物理原理的有效途徑,因此中學物理教學必須認真做好相關物理實驗。
農村初級中學物理教學一直存在著實驗條件落后的問題,偶然間想起一位專家曾經告訴我們“瓶瓶罐罐做實驗”的妙招?,F就近年來我在開發物理小實驗提高學生感性認識、突破物理教學中難點概念的一些做法在這里簡單地歸納一下。
一、氣球在物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
1.在八年級物理教材下冊中有讓學生觀察圖片(一些生活現象)來歸納力的作用效果的問題。上課前我準備了5只氣球,當教學進度進行到這里時,我首先讓學生觀察了這5只氣球的形狀,然后請5個學生上講臺用力拉氣球讓學生觀察看到的現象,然后給這5個氣球吹氣,接著又找5個同學上臺用雙手輕輕擠壓氣球再讓學生觀察,并將觀察的現象進行交流討論,最后再接合課本圖片歸納總結出力可以改變物體形狀。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增強了學生的感性認識與探索愿望。
2.在探究影響摩擦力大小因素的時候,我給學生準備了一只氣球,一只圓柱形玻璃杯,讓學生交流討論找到一種用氣球把玻璃杯提起來的方法。首先學生一片驚訝:“這有可能嗎?”也有學生講把玻璃杯裝入氣球內提起來,我馬上請學生上來試,結果裝不進去。學生又想到了把氣球和玻璃杯子捆在一起,但最后也不能實現。經過討論他們終于找到了一個好方法,把氣球放入玻璃杯中用力吹氣,當氣球脹起來后可以順利把玻璃杯提起來,經過學生自己親自實驗證明,當杯子被提起的瞬間,教室里一片歡笑,大家都沉浸在了享受成功的喜悅之中,這時我再進一步引導學生對它進行受力分析,讓學生弄明白杯子被提起來的道理,并認識到這個過程可演示摩擦力和壓力的關系。
3.在八年級下冊教材中有研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實驗。我用幾只相同的氣球,一個砌墻工人用的錐形線錐一個。把氣球吹脹起來然后用錐形線錐底面朝下壓在氣球上,讓學生觀察,然后再將錐形線錐尖端朝下讓學生觀察比較兩次觀察到的不同現象歸納受力面積對壓力效果的影響。
4.在向學生介紹噴氣式飛機的工作原理時,我用氣球給學生進行了演示,把氣球吹起來,然后突然松開氣球口大家看到氣球在教室的空中飛行了一斷距離,再讓學生分析氣球飛行的動力來源,學生很快就明白了這個原理。
二、一次性口杯和水在物理實驗中的妙用
1.在八年級物理教材下冊中,講到慣性的時候很多同學對這個概念理解起來都不是很透徹。為此上課前我準備了一盆水放在講臺上,讓每個學生都上臺來將手放在水中浸濕,然后用力往下甩,感受水是怎樣從手中落到地面上的?然后讓學生交流討論水脫離手的原因,從而加深學生對慣性的理解。課后通過調查,學生感覺通過自己的親身體驗這比在課堂上觀察那幾個演示實驗對慣性的理解更好。2.在一次性口杯中裝入水再插入一小木棒可以演示光的折射現象。3.在一次性口杯中裝入水通過擠壓可以演示力的作用效果。4.在一次性口杯中裝入適量石子放入水槽觀察研究物體的浮沉條件。
三、圓柱玻璃杯在物理實驗中的應用
1.在講到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時候,我用一個玻璃杯、一塊海綿、一些水來完成這個實驗。具體做法是先將玻璃杯放在海綿上,觀察海綿變化情況,然后再將杯子倒扣在海綿上再讓學生觀察,通過比較這兩次實驗現象歸納出結論:壓力相同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而后在玻璃杯中裝一些水在放在海綿上,將這一次和第一次觀察的現象再進行比較歸納出結論: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越大,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
2.在玻璃杯中裝入水演示光的折射現象。將物體或課本放在裝滿水的杯子后面從另一側觀察,會發現物體或課本上的字被放大。
3.在玻璃杯中裝入適量的水并壓在紙片上,迅速抽出紙片或在杯口放一硬紙片并在紙片上放一個熟雞蛋迅速抽出紙片雞蛋落入杯中向學生演示慣性。
像這樣把復雜的物理實驗簡單化,彌補了實驗器材不足的困惑,同時更重要的是揭開了物理實驗的神秘面紗,縮小了學生與物理實驗的距離,既讓學生體驗到了探究真理的快樂,也讓學生體會到“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理念,為培養學生善于觀察,積極動手,總結物理規律和理解物理概念創造了有利條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