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民間藝術在課程中綻放
作者:安康市幼兒園 高秀琴
發布時間:2016-09-26 15:00:51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民間藝術源自生活,具有生活性、審美性、實踐性和綜合性的特點,把民間藝術融入幼兒園課程,主要是對原有的課程內容的呈現和實現采用一種新的視角,把部分課程內容同現實生活和民間藝術結合起來,使其他課程內容的學習與民間藝術的學習在同一過程中綜合地進行,使幼兒園課程的實施真正成為一個生活化的、趣味性和綜合性的過程。因此,我們提出了《安康民間藝術融入幼兒園課程的研究》這一課題,試圖將身邊的民間藝術融入幼兒園課程,從而達到充實和豐富幼兒園課程內容,促進幼兒身心全面發展。
一、尋找理論、堅實基礎
以維果茨基“最近發展區”的社會歷史文化學說為突破口,運用格式塔心理學派“異質同構”教育觀點和加德納的多元智能思想,以精心篩選出的優秀的、健康的、積極向上的、正面反映生活的、具有民族特點的民間藝術內容,對幼兒進行系統的民間藝術教育。民間藝術蘊含著大量的社會人文教育和藝術教育,因此,我們將古老的民間藝術引入到幼兒園這塊教育園地中,借用現代人的思想情感、物質條件和新的藝術手段,給古老的民間藝術賦予新的生命,讓它以另一種怡情悅性的形式吸引幼兒,形成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的完美園本特色。
二、精心組織,扎實開展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
1.探訪本土文化。組織課題組成員一起去探訪那些掌握民間藝術的老藝人,參觀我們當地民間藝術博古館和收藏館。
2.強化教師培訓。我們派骨干教師走出去學習安康地區有名的特色漢?。h調二黃)知識,邀請漢濱區文化館和安康職業技術學院的專家老師來園對教師和幼兒進行培訓,以此豐富教師對民間藝術的掌握。
第二階段:實施階段。
2012年10月,各子課題實施方案已確立,從三個方面開展研究,一方面是藝術活動(美術、音樂)方面的研究,另一方面是從環境創設的研究,最后是從教師專業成長方面的研究。各班教師按照方案將民間藝術融入幼兒園的一日生活中,積極組織開展各種民間藝術活動,每周各班有2-3次藝術實踐及體驗活動,形式多樣。
第三階段:總結階段。
1.認真總結、專題交流。2013年11月我園多名優秀教師匯報了開展民間藝術活動的成果,有石頭畫、民間游戲、民間文學方面等內容。
2.完善推廣、深化課題。2013年下半年,為了使課題研究成果能夠更好的得到推廣和學習,在我園的國培計劃中與國培生開展了經驗交流會,向國培學員介紹了此次課題研究的開展,并讓國培學員分享了我們課題研究成果,同時對我園幫扶的幼兒園也進行了經驗的交流,充分發揮省級示范園的引領作用。
3.收集成果、豐富資源。2014年5月,我園錄制了優秀教育活動的視頻,收集了優秀教育活動的方案和活動案例裝訂成集,收集了大量的師幼作品,陳列在作品架上,豐富我園的園本研修資源。
三、樹立特色,精彩萬千
1.在民間藝術活動中,我園開展的重點內容就是漢調二黃,我園已成為全國唯一一所漢調二黃基地幼兒園。幼兒學習漢調二黃,既是培養幼兒的音樂能力也是對家鄉特色文化的傳承。
2.在民間藝術其他方面,我園開展了眾多與本土息息相關的美術教育課程。這些活動豐富了常規藝術教育的內容,為幼兒的學習和發展提供了更多空間和機會。
3.教師專業發展水平得以提高。民間藝術融入幼兒園課程的研究中需要一線教師努力學習和了解民間藝術,進而組織幼兒開展各項藝術活動,這考驗著教師的綜合能力。
4.幼兒園環境創設彰顯本土特色。我園為了給孩子營造視覺上的審美,將民間藝術融入幼兒園各個環境當中。這些環境創設讓孩子們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民間藝術的熏陶,激發起熱愛民間藝術的情感。
四、反思自身,展望未來
民間藝術蘊含著極有價值的教育元素,但隨著現代化、城市化發展進程的加速,民間藝術的資源也在逐漸地減少退化,因而對教育傳承帶來一定的困難。因此對安康民間藝術的形式和內容有待進一步挖掘,均衡各項子課題研究的水平,而在民間藝術活動中編制藝術和石頭畫藝術還要進一步深層次研究;在漢調二黃皮影繪制表演方面還要進一步普及推廣。
從教師的專業發展來看,通過課題研究,使一大批中青年教師在專業發展上前進了一大步,但今后的路還很長,教師的專業發展是永無止境的,我們還將通過后續的研究,不僅為我園教師的專業發展鋪平道路,還要讓全市廣大幼兒教師共享安康民間藝術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