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語文 閱讀答題技巧重要性之我見
作者:陜西省咸陽市彬縣底店中學 高鵬科
發布時間:2016-09-26 15:15:11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閱讀和作文是決定語文成績的“半壁江山”,因此閱讀和作文的成敗關系著整個中考語文成績的成敗,尤其是閱讀的高難度、低得分已被歷年語文中考的實踐所證明。考生要想在這部分取得較好的成績,教師除了培養學生閱讀興趣能力和引導學生實戰練習之外,更重要的是掌握閱讀技巧和固定的答題套路。為了有效提高考生閱讀理解能力,強化考生思維過程,筆者總結了記敘文閱讀答題“五步曲”。
第一步:通讀全文,整體感知文章,揣摩中心
任何一部文學作品都是一個整體,文學藝術作品的創作者為了表達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想所思所感所悟,他們往往就凝神結思,就會注重整個作品的謀篇布局,使之渾然天成,因此考生看到選文,整體感知非常重要,把文章的整體與部分,部分與部分,段與段之間的條理關系疏通清楚,不能斷章取義,片面理解字詞句或作者的寫作意圖。首先需要的是通讀全文一遍,因為現在的閱讀題越來越重視聯系全文的主旨,沒有對全文的整體感知,很難解答試題。在閱讀時考生要運用自己的知識體系的主觀能動性,邊讀邊想。這是根據文體的行文特點來決定,看標題和開頭很快就能辨別是什么體裁。頭腦中迅速調出相關的文體知識,按文體的規律邊讀邊想。閱讀記敘文時考生需要想到以下幾點:
1.記敘文的線索是全文的主線。因此找尋記敘文的線索,一定注意研讀文章的標題,有時文章的標題就是線索,有時文中反復出現的關鍵詞就是線索,抓住了線索便能迅速理清文章的思路。
2.記敘文的順序,是作者在謀篇布局上的精心安排。在記敘文的閱讀材料中,弄清文章的行文思路順序,有助于對文章內容的正確理解和把握。常見的記敘文的順序有倒序、插敘、補敘等。
第二步:速讀全文,找出文中的金鑰匙——“關鍵字詞”
關鍵字詞是作者有意留在文中的瑰寶,是了解作者創作意圖的依據,也是考生打開閱讀題寶庫的金鑰匙。理解文章的整體感知僅僅是對文章的初步了解,要想準確把握文意,還得再次速讀一遍,找出文中的中心句和表現作者情感的句子,中考的閱讀題許多都會聯系到文章的主旨,這些句子可以說是答題的關鍵所在。
首先,文中抒情議論的語句,堪稱點睛之筆,它能深化文章的主題。一般來說,畫龍點睛句就是文章的主旨句,表達了作者的情感態度。這些句子一般都會在文中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出現,因此考生要多注意龍頭首段和鳳尾末段關鍵句。
其次,文中的優美的語句,堪稱作者獨具匠心之作。出于情感表達的需要,文章的語言總是“濃妝淡抹總相宜”。因此文中優美的語句是文章的亮點,也是中考命題者設題的考點,考生在速讀過程中,要留意這些畫龍點睛的優美語句。
第三步:關鍵詞句大串燒,全面理解全文
前面說到理解文章切記不能斷章取義,要做到“字不離段,段不離章”。怎樣才能整體把握文意,首先是挑出文中的關鍵詞句,掌握各句說的是什么,各段說什么以及各句、各段的邏輯聯系,再把內容分類帥選,分類合并,最后就準確地把握作者的思路和篇幅的結構,理清了文章思路就可以順利答題了。
第四步:精讀原文,代入原文,檢索信息,明確答案
中考閱讀選文更注重人生價值觀引導,命題密切聯系生活,主觀開放性題目增多,學生答題空間不斷拓展,體現個性化解讀,注重閱讀綜合運用,全面考察學生的綜合素質。由此可見,明確題干中帶有引號的關鍵詞和關鍵語句非常重要,這是因為題干中的引號的作用引自原文,提示我們可以把帶引號的詞和句子帶入原文,鎖定詞語在原文中的位置,從原文中篩選答案的信息。在具體的語境中把這句話細讀精讀一遍,然后再向上或者向下認真研讀搜索這類題,一部分能在文中找到答案,一部分需要把握全文,還有一部分要聯系生活實際,有些含蓄的句子,還需挖掘其內在的深刻寓意。
第五步:概括答案,言簡意賅,通順流暢
中考答題線和答題的字數受限制,以免超出答題線,影響卷面整潔。因而做完題后細細再讀一遍答案,答案最好要做到:一是答題的格式規范;二是答題語言通暢、簡潔、準確;三是答題要點齊全,盡量要多角度全方位,否則就會造成不必要的失分。
我相信只要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中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和方法,全方位、多角度地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幫助學生構建閱讀知識體系,還要傳授考生對閱讀題型的把握和閱讀思維答題技巧方法,才能使我們的考生在中考語文中立于不敗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