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材中選編了大量的現代詩,對于培養學生語文素養起了積極的作用。筆者在教學中積極探索,嘗試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地引導學生理解現代詩,現結合小學教材中的現代詩談一談現代詩教學的三種策略。

一、品味語言,感悟詩歌內涵

學習現代詩,要細細品味語言,揣摩形象可感、意味豐厚、韻味獨特的語言,體會詩歌的韻味。品味現代詩語言可以從關注作者的遣詞造句和語言風格兩方面著手,體會語言在表達感情、表現主題方面的精妙之處。

品味現代詩的語言首先從語言風格著手。比如《這兒,原來是一座村莊》這首詩語言風格平實,敘述性與抒情性相結合。詩中“晨曦中阿爸在田間勞作,煙霧里阿媽煮飯在灶旁,小孩子在稻草堆里打滾,姑娘從溪邊挑回一擔擔搖晃的夕陽……”屬于敘述性詩句,敘述了深圳人們的生活。我們可以借助開想象,品味敘述性詩句。引導學生想象“從這些敘述性的詩句中,仿佛看到了怎樣的畫面呢?”借助想象,將詩歌語言還原成一幅生動形象的畫面。

詩歌第3節“啊,只不過短短的幾年時光,變化超出了人們的想象。祖國邊陲的這座村莊,奇跡般地改變了自己的模樣?!边@幾句屬于抒情性詩句,富有濃濃的抒情味。引導學生體會“詩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反復誦讀,感悟詩歌的內涵。

品味詩歌語言還要關注遣詞造句。《這兒,原來是一座村莊》這首詩用語很有特點。句子形式整齊靈動。比如:“昨天,這兒是一座村莊,生活,多少年來一個模樣。高速公路代替了泥濘的古道,破舊的土屋變成了廠房幢幢?!敝械摹案咚俟贰S房幢幢、泥濘的古道、破舊的土屋”對仗工整,讀起來朗朗上口,節奏感很強,體現了現代詩語言的音樂美。 “晨曦中阿爸在田間勞作,煙霧里阿媽煮飯在灶旁,小孩子在稻草堆里打滾,姑娘從溪邊挑回一擔擔搖晃的夕陽……”這節詩對仗比較工整,最后一句極富詩意,可以引導學生關注“挑回了夕陽”,體會深圳人們貧窮的生活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感情朗讀,體會詩歌神韻

1.根據語境,正確處理詩句的停頓。詩歌為了表達感情的需要,除了在句子之間停頓,還有必要在一句話中間停頓。句子之間停頓我們可以依據標點符號讀出來。一句話中間的停頓需要劃分節奏來突出?,F代詩的停頓沒有嚴格的規定,我們可以根據語意的自然節奏劃出。例如:《囚歌》一文中第一句我們可以這樣處理停頓“為人/進出的門/緊鎖著,為狗/爬出的洞/敞開著”,朗讀時,在斜線處稍作停頓,就可以讀出詩歌的節奏。

2.根據詩歌意境,確定輕讀重讀,把握好朗讀的“輕重緩急”,產生鮮明的節奏感,將詩歌的情感強調出來,將詩歌的韻味體現出來。

在朗讀時根據表情達意的需要有些字詞或者詞組需要強調和突出,我們把這些字詞或詞組作為重音來讀。重音不僅僅需要重讀,也可以輕讀、慢讀。例如《囚歌》一文中第一節“為人進出的門緊鎖著,為狗爬出的洞敞開著。”其中的“緊鎖、敞開”是朗讀的重音,兩個詞語一個輕讀,一個重讀,使朗讀抑揚頓挫,節奏鮮明。

3.把握詩歌的感情,全身心融入詩歌表達的感情之中,自然傳達詩情,感染讀者。這是感情朗讀至關重要的一步。如果理解了詩歌表達的感情,朗讀時自然能做到聲情并茂,情由心生,并通過朗讀加深學生對詩歌情感的體驗。

三、知人論世,揭示詩歌主旨

“文章合為時而作,詩歌合為事而作”。每一首詩都有其產生的社會背景和個人背景,學習現代詩,我們要追根溯源,知人論世,即對詩歌創作的社會背景和作者個人經歷詳細了解,才能更加全面具體地理解詩歌,準確把握作者的情感。例如,理解《種子的夢》的主旨,有必要了解作者柯巖以及當時的時代背景“文化大革命”寫。作者“柯巖”是筆名,意為作者像巖石上生長的石頭一樣奮力攀登,她的作品像巖石上的小樹一樣富有生命力。從作者筆名中,我們可以看到柯巖具有種子一樣的不屈不撓,敢于拼搏的精神。這首詩寫于“文化大革命”時期,柯巖在這場浩劫中備受煎熬,但她仍心存希望,所以寫下了這首詩。作者自喻為種子,種子經歷了種種磨難,不屈不撓,與惡劣的環境抗爭,內心依然向往春天的到來;作者在“文化大革命“中受盡了迫害,歷盡艱辛,與厄運抗爭,卻沒有放棄對光明的渴望。理解了作者以及時代背景,作者的寫作意圖顯而易見:借種子的夢表達自己對光明的渴望,抒發不屈不撓,與厄運抗爭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