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你,你身邊的同事、朋友,亦或你的班主任,只要在學校擔任過班主任工作,只要夠優秀,在你的記憶里夠深刻,我們就在這里聆聽你的心聲,感悟你的動人故事。從本期開始,我們將陸續推出最美班主任系列報道,旨在全面展示我省中小學優秀班主任的風采,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崇尚師德、傳承師愛,全面推進師德建設。我們心中最美的人呀,我們要為您高唱,我們要為您贊揚……

“把簡單的事情做精致,把平凡的事情做經典,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得更精彩。”恪守著這樣的人生信條,她已在平凡的教育崗位上度過了15個春秋。沒有驚天動地的故事,沒有豪言壯語的誓言,她只是一個忠誠的守護者,守護著對教育的那份愛,守護著為人師的那份責任,守護著心中那簡簡單單的夢想。她就是合陽縣城關第三小學教師——范嬌艷。

家人眼中的“傻子”

在教室后黑板上落下最后一筆,已經是晚上九點多了,她沒有著急離開,仔細端詳了一會兒,覺得確實滿意了,才走出教室,去辦公室喚出女兒,急匆匆奔向校門口。已在校門口等候多時的老公見到她劈頭蓋臉一頓責怪:“看看現在都幾點了?學校還有人嗎?你肚子不餓也不問問孩子餓不餓……”面對老公的責怪,她一臉歉意。是呀,學校工作一忙,她就會忽略一切,經常不能按時下班。老公平時也挺辛苦,可做飯、洗衣服的事多半還是他干,作為妻子,確實有些內疚。看到她疲憊而充滿歉意的眼睛,老公心軟了,心疼地搖搖頭:“你呀,就是個傻子!工作中的事總那么拼。”她傻傻一笑,告訴老公:“你的老婆就是這種性格,沒辦法。”她就是這樣,工作中任何事都想追求完美,“馬虎”“應付”這樣的詞在她的字典里似乎從不存在。因為追求精細,所以同樣的工作,她常常要用比別人多的時間去完成。加班已成了家常便飯:中午為了節省時間,在學校餐廳匆匆吃完午飯,她便一頭扎進辦公室,修改學生作文、安排班級活動、記錄班務周記、謀劃班級管理策略……遇到每月的黑板報換寫日,為了不影響學生上課,她常常要在晚上學生放學后換寫;白天工作忙,與問題學生的溝通也放在晚上或星期天;趕上賽教、公開課、錄制課等重要活動,12點前她沒睡過覺。長此以往,連女兒也對別人說:“在家里,爸爸最愛我,媽媽最愛的是她班里的學生。”

苦也好,累也罷,別人說她傻也罷,十多年來,她從未后悔過,也從未改變過。

問題生的“愛心收容所”

她的班級常常是“問題生收容所”。其他班級不愿要的智障生,不敢要的行為不良生,她都接了下來。她始終相信,孩子的本性都是善良的,孩子的內心都是渴望進步的,只要給他們足夠的信任與愛,他們是會改變的。

曾經有一個叫范林的學生,父母離異,小林跟隨母親生活,而母親又經常打麻將對孩子不管不顧。孩子原來在鎮上讀書,后因逃學、偷東西無法在原來的學校繼續讀書。他媽媽管不了他,便把他送去奶奶家。奶奶帶著孩子找到她,把娃留在了她的班里。進班不久,孩子的“惡習”就一一暴露:不寫作業,和別人打架,拿同學東西……面對這樣的學生,她沒有放棄,而是尋找孩子犯錯的根本原因。通過了解,得知這個孩子的自尊心很強,不能接受父母離異的事實,故意惹事使父母生氣。為此,她與孩子的父母進行了溝通,把孩子的心理告訴他們,讓他們對孩子多點關心,不要因為離異把情緒帶給孩子,同時,也對孩子進行了心理疏導。了解到孩子的自尊心強,當小林犯了錯時,范老師從不在全班學生面前指出,也不在其他老師面前提,而是將他帶到沒人的地方,引導他自己說出自己的錯,當他承認錯誤時,范老師對他賞罰并行。面對老師的寬嚴相濟,小林慢慢有了變化,后來還成了老師的得力助手——勞動委員。

她曾經接收過一個叫李彤的女孩。孩子的智力發展比較慢,已經上四年級了,卻什么規矩也不懂,上課鈴響了好長時間也不進教室,坐在座位上東倒西歪,一個字也不寫,把作業本撕得滿地都是。面對這樣一個學生,范老師也沒有放棄,她從一日常規開始,一步一步教她應該怎樣做。在范老師的精心培養下,彤彤已經能在練習本上寫下一頁一頁的生字、詞語、古詩了。

同事眼中的“能人”

“朋友的孩子要參加市上的講故事比賽,你幫忙給指導指導。”“明天家長會,你幫忙在我們前黑板上寫幾個大字。”“我的這篇論文,你幫忙給改改。”“年級有個作業展示活動,你給咱策劃策劃……”她能寫一手好字,喜歡寫作,愛朗誦,善創新。所以她總是被同事叫去幫忙。大家都叫她“能人”。面對同事的邀請,她總是樂此不疲。她說:“能為別人做點什么,說明自己還有用,別人能叫你,說明別人看得起你。”

她的這些特長,久而久之,也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她的學生們。在一次期末考試閱卷中,他們班的兩名女生的考卷引起閱卷老師的一片驚呼,一個三年級學生的字竟如此飄逸,如此有范兒。

學高為師。為了無愧于“師”的神圣稱號,她就是這樣,事事嚴格要求自己,時時作為學生表率。

家長眼里“最和氣的老師”

她總是一臉笑容,從不對家長冷言冷語。是家長們公認的最和氣的老師。有的家長會因孩子的座位不合適找她,有的會因孩子在家不聽話找她,有的會因父母離異見不上孩子請她幫忙,有的會因孩子記不清家庭作業給她打電話,有的會因在外務工照顧不上孩子給她打電話,有的會打電話讓她通知孩子放學遲接一會兒……盡管每天的工作忙忙碌碌,但她一點也不煩躁,總是盡可能地幫助家長們。因為忙碌,她有時記性不好,為了不忘事,她常常隨身帶一個小本,記下家長們提出的要求。

她認為,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重于學校教育,與家長溝通好了,家長覺悟提高了,教育就成功了一多半。所以,她尊重每一位家長。

教研工作的“領頭雁”

她的人生信條是: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只要是學校布置的任務,她總會盡心盡力做好。盡管自己的頸椎和腰椎都有問題,但她從不開口向學校提困難。在學校工作分配上,從來都是欣然接受。

十多年的勤勤懇懇,十多年的努力付出,她在教育的道路上奮勇向前,成為學校的“領頭雁”。從2013年進入三小至今,連年被評為三小“最美主人”“優秀班主任”。2012年撰寫的論文《“以預學為突破口,少教多學”教學模式初探》發表于《教師報》。2012年撰寫的論文《自主評價,讓學生悄悄愛上作文》,2013年撰寫的教育敘事《在做保育工作的那些日子》,2014年撰寫的《做智慧的班主任》,連續三年獲得縣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2013年自制教具獲省級基礎教育教研成果評選三等獎。2013年在縣“生態文明,美麗合陽”環保征文中被評為優秀指導教師。2013年在渭南市組織的“講述教師自己的故事”征文中獲三等獎。2014年錄制的微課《爬山虎的腳》獲省級一等獎。2014年獲縣“教學能手”稱號。

她是一名堅守在教育一線的普普通通的教師,她熱愛那三尺講臺,在那里,她用執著的信念、認真的態度、實在的行動構筑著自己簡單而美好的教育夢想——做一名好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