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作為基層農村學校管理者來說,控制生源流失,留住優秀教師,加強教學管理,提升教學質量,是學校生存和發展的必由之路。

做法一:就是一個“留”字,留住優質生源和優秀教師

1.想盡一切辦法,留住優質生源。規模辦學后,生源持續減少,特別是優質生源明顯減少。針對這種現狀,我率領校委會一班人,摸清服務范圍內的生源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宣傳。走入學生家庭,進行國家惠民政策宣傳,介紹學校情況和變化,給家長承諾,設立獎學金,減免生活費。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先后從其他學校回流26名學生。

2.體現人文關懷,留住優秀教師。由于朱牛地處偏遠山區,條件差,待遇低,稍微有一定教學經驗的年輕教師,都想辦法進入縣城工作。對此,我認為提高教師待遇,提升教師地位是當務之急。

做法二:就是一個“管”字,精細學校管理,形成良好教學秩序

1.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學校管理,一定要有一套比較公平、公正、科學、符合校情的管理制度。我們在充分了解校情的基礎上,多次征求教師意見,出臺了《教學質量考核辦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通過剛性的制度來管理教師。在執行時,要求管理考核人員必須公平公正考核,考核透明化,以達到教師信賴。

2.嚴抓教學常規環節。一是課前充分準備,不打無把握之仗。二是注重學法指導,提升教學效率。三是減輕學生負擔,分類布置作業。

做法三:就是一個“訓”字,抓實教師業務培訓,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在系列校本培訓活動中,主要抓好多輪次的觀課議課活動。每學期開展三個層次的賽教活動。第一層次是展示課,全員參與,人人登臺亮相,要求使用多媒體,全組教師參與觀課活動,結束后進行議課,先由主講人談設計方案。談得失,談反思,進行自評,再進行他評,主講教師認真整理得失。第二層次是提高課,在第一層次的基礎上,讓主講教師針對同行提出的問題,反復研究、認真修改教學設計,再邀請全組教師進行二次觀課議課活動,達到提高的目的。第三層次是示范課,兩個層次結束后,每個組推出兩節優質課,由教學處組織,全校教師參與觀課議課,達到骨干引領的作用。通過一年多的反復磨合,全校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有所提高。

做法四:就是一個“評”字,進行科學評價,搭建競爭平臺

為了解決單班難以比較的現狀,我們實行朱牛、秦關、石頭、百益四校聯考。每次考試統一命題,嚴把試題質量關,統一時間進行檢測,交叉進行閱卷,每次都由各學校主管教學的副校長交叉組織,嚴把每一個關口。閱卷結束后,各學校將所閱學校成績上傳資源庫,實現成績共享。以平均分、及格率、優秀率作參數,在同年級同科目之間對比,讓教師在聯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給自己制訂目標,每次考試結束后,進行質量獎懲,真正起到了激勵教師的作用。家長反映,學生考試成績真實可信,反響良好,教師也樂于競爭,形成良性競爭機制。2015年六年級升學知識檢測,我校總分平均297.8分,全縣公辦小學排列第四名,教學成績可喜。

做法五:突出“特色”,奠基校園文化,提升育人底蘊

積極實施陽光體育工程,發展校園足球,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從2013年秋季入學開始,我校組建了40余人的校園足球隊。每天進行早上一小時和下午一小時的校園足球訓練。經過一年多的訓練,學生已掌握了一定的基本技能。2014年六月份在藝術節活動中進行了展示,受到家長和各級領導的一致好評。2014年7月11日在洛川縣體育場和成人進行了友誼賽,得到群眾的高度贊揚。暑期在體育運動中心成功舉辦校園足球訓練營活動。2014年10月10日,體育運動中心在我校舉行了“洛川縣校園足球示范學校”掛牌啟動儀式。目前,足球已進入我校課堂,學生基本達到了全員參與,已成為我校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2015年5月,我校在“洛川縣首屆校園足球聯賽”中男女代表隊雙雙奪冠。這樣的成績,讓我們覺得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同年7月,我校男、女足球隊又代表洛川縣參加“延安市首屆校園足球聯賽”,我校也成為唯一一個同時代表男、女足球隊出戰“延安市首屆校園足球聯賽”的鄉鎮學校,并且取得了延安市小學女子組冠軍和男子組季軍的驕人成績,為我縣校園足球發展寫下光輝的一筆。

取得成績我們并沒有驕傲,反而覺得肩上的擔子更重了。本學期我校重新修訂了校園足球實施方案,制訂出臺了體育課、足球課實施辦法,開展足球特長訓練,固定時間播放足球比賽視頻,開展校園足球班際比賽。通過各種活動讓學生享受足球樂趣、感受足球精神、體驗足球文化,從而在各方面充分發揮團結、拼搏、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從而把足球精神進一步提煉成我校的校園精神,奠基校園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