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情感培養
作者:陜西省神木縣第七小學 王美琴
發布時間:2016-09-22 11:28:43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有關研究表明,在學生參與學習的過程中,認知參與和情感參與有著密切的聯系,“知”與“情”的密切結合是教學的基本規律之一。強烈的學習興趣來自情感的動力,只有當學生對學習有了濃厚的興趣,有了強烈的情感,我們的課堂才會有效、高效。
一、關愛學生,培養情感
愛的教育人所共知,誰愛孩子,孩子就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對小學生來說,教師的愛表現為對學生的理解、關懷、鼓勵和期待。只有對學生熱愛、尊重、理解和信任,傾注真誠的愛,才能激起學生愛師的意向和情感,激發其學習的積極性,達到“親其師信其道”的效果。教學過程也是情感交流的過程,教師越是關心愛護學生,學生越是親近老師??梢娊處煹膼勰軌虼龠M教與學的“同頻共振”,促進師生的“情感共鳴”。
二、創設情境,培養情感
蘇霍姆林斯基說:“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險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里,這種需要特別強烈?!贬槍πW生的這一特點,在教學中要精心創設某種情境,把問題隱藏在情境中,引起小學生積極探索研究的興趣。例如,在講“三角形的內角和”時,課前我讓學生自備幾個任意三角形紙片,并量出每個角的度數。上課一開始,我便創設情境:“同學們,我有‘特異功能’,只要你們說出一個三角形任意兩個角的度數,我就能猜出第三個角的度數。”經過實際的“猜角”后,學生感到非常驚奇。好奇心使學生不由自主地進入到后續的學習過程中。
不僅在上課的開始,而且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都應不斷創設情境,利用問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在學習“三位數乘多位數”時,我在學生已掌握“兩位數乘多位數”的基礎上,出示了一道兩位數乘多位數的計算題,讓學生計算并講出算理。接著我又創設情境:“如果在原題中乘數的百位上添上一個數,變成三位數乘多位數,那該怎樣算?我們來比一比,賽一賽,看誰最聰明,看誰在老師沒講的情況下,自己能算出來,我相信同學們一定會完成這個任務的?!彪m然這個內容有一定的難度,但學生的學習情緒與好奇心已經被調動起來了。經過思考,終于總結出了“三位數乘多位數”的計算方法,并能講明算理。
三、 解決實際問題,發展情感
數學學習要回歸兒童的生活,要在學習中時時關注兒童關心什么,對什么感興趣,經歷了什么,在生活中發現了什么。創造性地挖掘課程資源,讓數學學習與兒童自己的生活充分地融合起來,將數學學習納入他們的生活背景之中,進而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如教了“比和比例”之后,我有意把學生帶到籃球場上,要學生測量計算籃球架的高度。如何測量?多數同學搖頭,少數幾個竊竊私語。正當同學們議論紛紛的時候,我適時取來了一根長1.5米的竹竿,筆直插在球場邊。馬上出現了竹竿的影子,量得這影子長1米。 我啟發學生思考:從竿長是影子的1.5倍,你能想出測籃球架高度的辦法嗎?學生們發現球架高也是它的影長的1.5倍。這個想法得到肯定后,學生們很快測量了籃球架影子的長,算出了籃球架的高度?;氐浇淌液?,我又說:“你們能用比例寫出一個求籃球架高的公式嗎?”學生小組合作,不一會就得出:竿長:竿影長=籃球架高:籃球架影長 或 竿長: 籃球架高=竿影長:籃球架影長。此時,學生意猶未盡,完全沉醉于探究活動中,增長了知識,鍛煉了能力,自然而然地增強了熱愛數學的情感。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重視情感的運用,能夠巧妙地撥動學生的心靈上的情感琴弦,不僅能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也培養了其熱愛知識、熱愛科學的情感。這樣的情感正是課標中真正要求的,也正是當代學生不可缺少的素質。



